潮州歌冊的傳統本子,多為清朝末年至民國時期潮州李萬利、吳瑞文堂、吳生記等商號木板印刷,有《雙鸚鵡》、《秦雪梅》、《玉麒麟》、《劉龍圖》等,約三百余部。這些本子居多壹直誦唱至今,深為潮汕人所喜愛。傳統本子不少被古今潮劇班改為潮劇劇本,搬上舞臺,如《劉備招親》、《劉龍圖》、《五鳳朝陽》 、《劉明珠》、《錦鴛鴦》……民國時期謝吟等編劇先生,其劇本多從潮州歌冊改編而來,備受廣大觀眾的歡迎。
民國時期,汕頭市馬合利等商號開始用鉛字印刷二些由律民主革命的歌冊,諸如《新中華》、《許友若》等。抗日戰爭時期則有《保衛大潮汕》、《南澳光復記》等,這些進步歌冊進入尋常百姓家之後,起到喚醒民眾,抗日救國的作用。《吳忠恕》寫吳忠恕於清鹹豐四年(1854年)在潮州彩塘起義反清的故事,唱文流露出對最終被清廷鎮壓的吳忠恕有壹定的同情,具有進步意義。《新中華革命軍緣起》也是創作作品,寫辛亥武昌起義的故事。但歌冊的藝術加工還嫌不夠,缺乏故事結構。作者突出了孫中山、黎元洪等人物形象,在宣傳辛亥革命方面有積極作用。從第壹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開始,隨著廣東革命形勢的發展,不少革命者利用潮州歌冊這種歌頌澎湃的革命鬥爭精神,鼓舞人民群眾對敵鬥爭。抗日戰爭時期出現《南澳光復記》、《保衛大潮汕》等,激勵人們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革命鬥爭題材使潮州歌冊成為現實鬥爭的武器。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潮州、揭陽、汕頭各地的文化人,如陳覓、李昌松、李作輝、蕭菲等。紛紛揮毫創作新潮州歌冊,汕頭市及各縣報刊不時刊登這壹說唱文學,使城鄉婦女更有興趣說唱。其時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白毛女》 、 《紅燈記》 、《紅珊瑚》等二十多部,都是潮汕作者所寫的。這些新潮州歌冊與傳統潮州歌冊壹樣,具有故事曲折新奇,語言通俗生動、音韻和諧順口、誦唱起來吸引聽眾等特點。汕頭市曲藝團等文藝團體曾以弦樂伴奏—在舞臺式申臺演播登上大雅之堂,效果甚佳,觀眾喜聞樂見。
時至今日,壹些文化部門以至城鄉百姓家中,仍收藏有新舊潮州歌冊不少,壹些潮劇編劇先生—仍以舊歌冊作為腳本,改編成大型古裝潮劇和錦出戲,這些戲大多成為保留劇目。
更令人歡欣鼓舞的是,許多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很重視潮州歌冊這壹地方文化藝術,或撰文發表評論,或在地方誌書上編纂,或收進曲藝選集。趙景深先生主編的《古代曲藝選集》中,就收有《吳忠恕》等潮州歌冊的部分章節;譚正壁、譚尋合著的《木魚書潮州歌冊歌錄》壹書,介紹了潮州歌冊的歷史、形式、特點、流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