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北京的中國美術學院音樂學院中國樂器博物館也收藏有清代的四個方面,大部分是藝術家捐贈的,包括梅蘭芳先生的兩件藏品和程先生的壹件藏品。形狀差不多,但都各有特色。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捐贈的梨木,全長74厘米,腹寬10.5厘米。* * *發聲盒披蟒蛇皮,琴型豎琴分為琴頭兩側,左右兩側。和弦槽前面開口,有蓋,骨制,有四根弦。梅先生捐贈的另壹面為柴木制作,全長72.5厘米,腹寬10.3厘米。* * *發聲盒上覆蓋著小尺度的蟒蛇皮,豎琴的類型和擺放方位和以前壹樣。弦槽前面開口,有蓋,骨制。鋼琴背面塗有紅色底漆,並繪有金色雙龍圖案。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捐贈的《火心》,以老紅木制作,全長84厘米,腹寬10.5厘米。* * *唱箱上半部為紅木,中間為圓形音孔,下半部為小蟒皮,左側為四個象牙大鍵琴。弦槽正面敞開,覆以象牙蓋板、象牙山口、四片絹。另壹方面,它是從著名鋼琴家鄭手中買來的。它由木柴和木頭制成,全長84.5厘米,腹寬13厘米。* * *發聲盒上半部分用泡桐木覆蓋,下半部分用蟒蛇皮覆蓋。左側鑲有四塊紫檀木,頂部鑲有骨花。琴頸上纏著七根絲弦,壹共四根絲弦。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高度重視民族音樂遺產的傳承和挖掘,使古火死灰復燃。20世紀60年代初,呼和浩特民族樂器廠的制琴師與內蒙古歌舞團、內蒙古直屬烏蘭的音樂家拉·蘇榮、青格勒·圖等合作開發了火思維,並在傳統火思維的基礎上成功地產生了新的火思維。樂器造型設計符合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習慣,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琴頭頂部如箭筒,其上雕有帶箭的全弓,琴頭左側並列的四個魚叉形似四根箭羽。* * *音箱為扁葫蘆形,內腔比傳統音箱大近壹倍。沒有采用硬木的傳統工藝作為背部和面部表皮,而是采用全木質* *音箱,面板采用泡桐薄板,質地細膩疏松。背板和框板采用硬質彩木,面和背板中間呈拱形。因為背板木材的切割和拼接方式與小提琴制作工藝相同,所以呈現出美感。音箱邊上有蒙古族人喜歡的蕾絲飾品。面板中下部兩側有帶有民族圖案的雲狀音孔。吸收了壹些弦樂器的設計,在音箱上增加了聲束,使發音集中,聲音洪亮、渾厚、優美。為了演奏和攜帶方便,琴桿被縮短,琴頸處增加了紅木指板。為了在演奏和伴奏中充分發揮民族特色,指板上粘有24 ~ 26件骨制樂器,嵌有銅峰,樂器按十二平均律排列。在琴弦的壹端,用壹根微調齒輪銅軸拉伸四根尼龍鋼弦。已經制造了壹系列的燃燒彈,有三種形狀:高音、中音和低音。四弦按五度關系設置。低音燃燒彈是C,G,d1,a1。中音燃燒彈比低音燃燒彈高壹個八度,高音比中音燃燒彈高壹個八度,C-C4總音域達到四個八度。在1980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中,青格勒用新的火種演奏了蒙古族傳統音樂,受到觀眾的歡迎和好評。這部成功的作品還被收入大型專輯《中國樂器圖鑒》。演奏時,演奏者可坐或立,琴身橫於前方,琴頭斜向左上方,將* * *發聲盒置於右腿腹部附近或右腋下,左手持琴,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可壓弦,右手持骨撥片或拇指、食指戴假指甲彈奏。其指法有彈、撥、雙彈、雙撥、刷、掃、滾、叩、打、連掃等。,它可以在三根或四根弦上演奏兩個音調或和聲。這種新型的火不思考,發音清晰明亮,聲音圓潤渾厚,音色柔和優美,充滿了遼闊草原的氣息。可用於演奏、獨奏、合奏或伴奏歌舞。獨奏音樂有《阿西爾》、《森吉德瑪》、《小黃馬》和《黃旗阿西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