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二年(675),皇太子李弘突然去世,李習安繼位。不久,皇帝命令李習安留在北京監督國家。李習安處理政務的清晰和公正受到了朝廷內外的稱贊。還招募了當時的學者,如張、劉、葛溪源、許、程宣儀、石臧、周保寧等,對《後漢書》進行註釋,呈獻給皇帝,收藏於宮閣。
義豐元年(676年),唐高宗親筆寫信稱贊李習安:“皇太子入獄時間不長,但他關註政務,關心百姓,致力於刑法。除了政務之外,我可以專心研讀聖人經典,領悟其中的深意。先王收藏的書都可以討論精華。善良正直是國家的希望,這是深深印在我腦海裏的。我被獎勵了500塊絲綢。”
當李習安還是太子的時候,他和武侯的關系很緊張。當時,有壹個術士,叫崇明延,得到了高宗和武侯的信任。他曾對武侯說“太子難承,英王(武侯三子)長得像唐太宗”,還說“王祥(武侯幼子)最貴”。李習安聽後深感厭惡。當時宮裏有傳言說,李習安不是武侯親生的,而是武侯的妹妹韓夫人和高宗皇帝的兒子。李習安有疑慮和恐懼。武侯還把《邵扇》和《孝子傳》送給,責備他不懂得做兒子和王子,還親自寫信訓斥他,這讓越來越不安。
宜豐四年(679年),明崇炎被強盜殺死,兇手卻抓不到,武侯懷疑是太子所為。
吊爐二年(680年),吳侯派人揭發太子陰謀,在東宮馬廄中搜出數百件鎧甲,視為謀反證據,命薛、裴炎、高辦理此案。高宗壹直愛著李習安,想原諒他,但武侯說:“妳是個叛逆的人,就要把義放在家庭之上,罪不可赦。”於是李習安沒能洗清自己的罪責,被廢掉了庶人的名號,囚禁在長安。收集到的盔甲在天津橋被焚燒,以使其為世人所知。太子的親信大臣張大安、劉內彥被貶流放,高正被家人私刑處死,王草、李明則受牽連最終被廢,十余人坐在壹起。
《子同治鑒》記載了太子事件的壹個插曲:李習安平時心情很好,養奴趙道生多得了壹些黃金和絲綢,但東宮官員魏承慶卻寫信勸誡他。事發後,趙道生供認是太子指使他刺殺了明崇禎。但據《舊唐書》記載,魏成慶曾獻《虞山珍》,勸太子賢惠,遠離小人。太子聽後“仁慈寬厚。”不僅認可了建議,還獎勵了魏成慶。直到現在,太子廢立的真相仍然缺乏可信的歷史證據。
永春二年(683),被囚禁數年的庶人·李習安被流放到壹個偏僻的霸州。他走的時候,老婆孩子都瘦得可憐。皇太子李習安為此向皇太後求情,並賜給他冬春穿的衣服。
文明元年(684年),皇帝高宗駕崩,中帝李習安繼位,但僅僅壹個多月就被武侯廢黜,改任中帝李旦,由武侯掌管朝政。不久,薩金戈衛將軍邱奉命前往霸州,視察的住處,以防叛亂的隱患。邱到達霸州後,把囚禁在另壹個房間裏,強迫他自殺。他只有29歲。武則天曾在洛陽縣府門吊唁李習安之死,痛斥秋參之品,但不久又重新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