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熙載夜宴圖》原兩幅,但周文矩所作的壹幅失傳,今天我們見到的是顧閎中的作品 。 顧閎中《夜宴圖》縱28.7厘米 橫335.5厘米。絹本設色,該圖為手卷形式,以韓熙載為中心,全圖分"聽樂"、"觀舞"、"休息"、"清吹"及"宴散"五段。各段獨立成章,又能連成整體。第壹段寫韓熙載和賓客們宴飲,聽教坊副使李家明的妹妹彈琵琶。第二段寫王屋山舞“六麽”,熙載親自擊鼓。第三段寫客人散後,主人和諸女伎休息盥洗。第四段寫熙載更便衣乘涼,聽諸女伎奏管樂。第五段寫壹部分親近客人和諸女伎調笑。頭兩段最傳神,主賓或靜聽、或默視,集中註意於彈琴者的手上和歌舞者的身上。擊鼓打板的都按節拍演奏,似乎還有聲韻傳出畫外。由於顧閎中觀察細微,把韓熙載夜宴達旦的情景描繪得淋漓盡致,五個場景,四十多個人物音容笑貌無壹不活脫絹上。畫面中樂曲悠揚,舞姿曼妙,觥籌交錯,笑語喧嘩,更突出了韓熙載心事重重,悒郁無聊的精神狀態, 每段中出現的韓熙載,面部角度、服飾、動作表情各有不同,但有壹點相同,臉上沒有笑意,總是深沈、憂郁的。把壹個才氣高逸,但神態抑郁,既置身於聲色之中,又韜光養晦,矛盾復雜的內心世界刻劃得入木三分。與壹般宴樂圖比較,具有壹定的思想深度。 實際上,它不僅僅是壹張描寫韓熙載私生活的圖畫,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那個特定的時代風貌,揭示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也從壹個側面,十分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統治階級的驕奢淫逸。
在藝術處理上,采取了傳統的構圖方式,打破時間概念,把不同時間中進行的活動組織在同壹畫面上。全畫組織連貫流暢.,畫幅情節復雜,人物眾多,卻安排得賓主有序,繁簡得度。在場景之間,畫家非常巧妙地運用屏風、幾案、管弦樂品、床榻等之類的器物,使之既有相互連接性,又有彼此分離感;既獨立成畫,又是壹幅畫卷。
這幅圖有些畫面沒有畫出墻壁、門窗、屋頂,也沒有畫出光暗及燈燭,但通過人物的活動,卻能讓觀眾感到宴樂是在室內的夜晚進行,體現了中國傳統繪畫的簡練手法。猶如中國舊戲劇,不用布景,只用手勢、眼神等動作讓觀眾感到周圍景物歷歷在目。
《韓熙載夜宴圖》在用筆著色等方面達到了很高水平。全畫工整精細,線條細潤而圓勁,人物衣服紋飾的刻畫嚴整又簡練,對器物的描寫真實感強。設色既濃麗又穩重.比例透視有法度可尋, 是壹幅有重要歷史文物價值和傑出藝術成就的古代人物畫精品。
現藏處
北京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