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剛發明的時候,只是提神、緩解疲勞、治療頭痛的藥水。1885年,美國藥劑師約翰·彭伯頓從古柯樹的葉子(古柯)和樹種子(可樂)中提取了壹種叫做可卡因的物質。經過反復實驗,配制出壹種治療頭痛的深綠色藥水(不含氣體,需用冷水飲用)。
然而,在1886中,約翰·彭伯頓的助手錯誤地將蘇打水倒入了藥水中,卻發現它的味道更好!就這樣,世界上第壹瓶可口可樂誕生了!為了美觀,約翰·彭伯頓還把藥劑染成了棕色。
後來,合夥人羅賓遜從糖漿的兩種成分中獲得了命名的靈感。為了統壹,他把Kola的K換成了C,然後在兩個字之間加了壹條橫線——可口可樂!
對了,這個“治頭疼”的秘方,現在還保存在亞特蘭大銀行下面的金庫裏。
2.玻璃
家家戶戶都有的玻璃,其實是壹個美麗的“偶然發明”!3000年前,壹艘滿載腓尼基人的大型商船來到地中海沿岸的貝魯斯河口,船上堆滿了大塊大塊的天然蘇打晶體(主要成分:碳酸鈉)。由於不熟悉這片海域的海水波動規律,這艘大船在河口附近的沙洲擱淺了。
心胸寬廣的腓尼基人幹脆跳下船,在這裏生火做飯,等待漲潮結束。沒想到這個沙洲全是細沙,沒有石頭撐起鍋。有人突然想起了船上的天然水晶汽水,於是大家壹起動手,搬了幾十塊做了壹個竈臺,然後架起柴火來燒。
當他們吃完飯準備回到船上時,突然發現壹個奇妙的現象:鍋下的沙子上有壹個閃閃發光的東西。大家都不知道那是什麽,就以為找到了寶藏,放好了。其實這是用火做飯時,支撐鍋的蘇打塊在高溫下與地面的石英砂反應形成玻璃。
3.便利貼
1964年,壹個叫Xifo的人加入了3M的“高分子粘合劑計劃”(簡稱“強力膠計劃”)。在壹次實驗中,他既不關心規定的原料比例,也不關註研究數據,就自己做了壹個實驗。結果,他發現了壹種新的聚合物。
Sifo興奮地向他的同事展示他開發的聚合物。結果這種“有點粘但不太粘”的東西得到了壹致的評價:“有點用,但不知道用在哪裏”...(這種膠很團結,無論在哪裏,都會壹直在壹起)
然而,Sifo並沒有放棄,直到五年後,Sifo遇到了新的夥伴Frye。弗萊是教堂唱詩班的成員。平時為了練唱,他會在歌詞本裏放壹個小紙條,但是紙條經常掉出來。有壹次,弗萊在西佛面前找壹張小紙條,西佛恍然大悟:為什麽不在紙條上塗上粘合劑,用起來呢?就這樣,便利貼誕生了…
4.微波爐
微波爐的發明更加夢幻——它來自壹個武器研發項目。微波爐的發明者是珀西·勒布朗·斯潘塞,壹位自學成才的美國工程師。二戰爆發後,他在壹家軍火公司工作,開發雷達技術。聽起來很高,不是嗎?其實只是壹個具有探測功能的磁管,可以發出高強度的輻射束。
壹天,當他在實驗室做實驗時,壹根巧克力棒粘在了他的短褲上。珀西註意到,這是因為磁控管剛剛運行,他褲子裏的巧克力棒融化了。正常情況下,武器工程師發現這個神奇的東西,會盡快投入到武器研發中。但是珀西用它來烤爆米花...(是我這樣的吃貨,沒錯...)
後來,珀西將磁控管用壹個可以隔離輻射的盒子包裝起來,作為烹飪美食的新工具投放市場——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微波爐。
5.塑料的
塑料的發明來自攝影師...(我想問問那個時代的發明家在做什麽)在19世紀,攝影師不能像今天這樣購買現成的攝影膠片和化學藥品,必須自己制作自己需要的東西。所以每個攝影師也必須是化學家。
攝影中使用的材料之壹是“火棉膠”,這是壹種“硝化纖維素”溶液,即酒精和乙醚中的硝化纖維素溶液。當時是用來把感光化學物質粘在玻璃上,做成類似於今天的照相膠片的東西。
在19的50年代,亞歷山大·帕克斯研究了處理火棉膠的不同方法。有壹天,他不小心把樟腦混入火棉膠中。沒想到,混合後產生了壹種柔韌的硬質材料。帕克斯稱這種物質為“Paxsin”,這是最早的塑料。
然而,早期的塑料非常耐高溫。後來通過利奧·貝克特的合成,成功研制出第壹種耐高溫的塑料,並於1909申請了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