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國到美國拉斯維加斯的霓虹
有很多當代藝術家用霓虹燈來創作作品。自從盧西奧·豐塔納(lucio fontana)創造了第壹個霓虹裝置後,馬夏爾·雷瑟(martial raysse)將霓虹帶入繪畫,藝術家們將霓虹從室外帶到飛機上,搬進室內。但我還是愛電影和攝影裏的霓虹之美,灑脫,迷幻,奔放。在香港,霓虹不僅是壹種光源,也是壹個城市的象征和文化。
?氖最初是壹種天然氣。1912年,壹位法國企業家率先用它制作了霓虹燈。十年後,壹位來自洛杉磯的商人把它帶回了美國。短短幾年,巴黎和紐約時代廣場的街道上就掛滿了霓虹燈。德國默片大師弗裏茨?郎走在了時代的前沿,在1927中,他利用電影《大都會》中霓虹燈的光效,營造出未來城市的氛圍。
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霓虹燈在美國各地開始流行。直到20世紀30年代,好萊塢電影才把霓虹燈變成象征城市繁榮的元素。可惜的是,到了50年代,隨著社會動蕩,美國大部分城市的霓虹燈都沒有了市場。只有拉斯維加斯,壹個五彩繽紛的賭場,仍然癡迷於霓虹燈。最終會因為新技術的出現,在60年代被燈箱取代。
在香港,霓虹是這座城市的象征和文化。
與此同時,美國出現了壹股香港熱。在的電影《蘇氏黃的世界》中,真實地記錄了香港當年的風光,把香港的灣仔變成了紅燈區的形象。那時,我們熟悉的彌敦道是壹條霓虹閃爍的街道,老字號“龍鳳茶樓”和“瓊花酒樓”的招牌格外醒目。
直到20世紀70年代,相對於美國城市的衰落,霓虹燈在香港城市空間的應用逐漸成為熱潮,其中香港的劉文大師創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霓虹燈——音樂招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的霓虹燈數量達到頂峰。劉文大師說,那些年香港流傳的“香港繁榮靠設計”這句話,指的就是霓虹設計。
香港霓虹燈的設計不同於國外,融合了中國傳統和香港特色的諸多元素。首先是中國的書法(繁體字)。不同的老板因為業務需要,會找不同的書法家寫大字。鐵大亭和臘肉鋪喜歡古樸動感的北魏風格,而港籍書法家鞏建先生是北魏風格的代表,他在提字時總是用北魏楷書。
此外,招牌的形狀,壹個是賺錢或蝙蝠形狀的整體像典當行招牌;還有壹個著名的陸瑾毛衣制造商會在招牌上放壹只金鹿;與龍相關的標誌是經常被添加的龍的圖案。
鏡頭裏的霓虹在現實中漸漸消失。
“金多寶”“晉厲公”等經典的霓虹招牌,加上香港的雨和擁擠的拱廊,* * *在王家衛和杜可風的鏡頭下同構構建了壹個霓虹世界。那個時候,七子的招牌只是霓虹燈海洋中的壹滴,並沒有那麽顯眼。
似乎這樣壹個明亮的夜生活不會消失,但人們總是意識到熟悉的東西的消失。隨著科技的發展,如LED燈、廣告噴繪;隨著城市的變遷,香港拆了“握手樓”,建了公屋。這幾乎宣告了霓虹燈在城市景觀中的應用將退出歷史舞臺。從2006年開始,香港的很多霓虹燈招牌都被慢慢拆除了。
然而,杜可風在他的短片《霓虹光影》中對霓虹燈的各種告白,讓人感覺他是看好霓虹燈的。他說:別擔心,它會回來的。這就是它的偉大之處。就像電影壹樣,就像寶麗來照相機壹樣,它可能會演變成新的東西。
霓虹燈會演變成什麽形式,暫時不得而知。不過我覺得2014香港西九龍文娛藝術區M+首次以香港霓虹招牌為主題的網上展覽,不妨是壹種新的展覽形式,向網友征集過去的霓虹招牌照片,永久收藏有代表性的、重要的霓虹招牌。將霓虹從城市空間帶入互聯網空間,導演王家衛當年將霓虹街景帶入電影,讓更多人了解了霓虹在香港特定文化語境下的特殊意義,以及它如何成為電影制作中不可或缺的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