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椅也叫圓背椅,就是說,它的靠背和扶手是由壹條圓潤光滑的曲線構成的,靠背和扶手類似元代的圈椅,曲線向前滑動,形成與鵝頸相接的扶手,成為壹個整體。人坐著的時候,手、手肘、手臂都可以得到支撐。人們可以放松心情,非常舒適,很受明代人的歡迎,所以逐漸發展成為室內使用的椅子。坐面上有很多軟座,上部還保留著頂點的形式。椅圈多為弧形圓形材料,肘部略厚,從肘部向兩端逐漸變細,扶手拐角處最薄。為了與椅圈形成和諧的效果,椅圈的四條腿、四只腳、四根上柱也采用素色圓形材料。椅背呈“S”形,有的素色,有的背板中間有淺浮雕圖案裝飾,下牙板也是。圓背椅的椅背根據人體背部自然曲線設計,椅背傾斜角度約為105度。四條腿腳略向外,下放松上收攏,穴位明顯,極為穩定。引腳安裝在前部、後部和兩側之間。
太師椅:故宮紫檀圈椅是清代圈椅的代表。這種椅子的背板是三節盒,上節刻有各種卷草圖案;中段鑲嵌櫸木,無雕刻;下段雕雲紋、明足,外廓似倒掛蝙蝠。在靠背板、座圈、座板的上下相交處安裝了四個大的鏤空角齒,增強了靠背板的裝飾效果。扶手頭向外彎曲的圓弧內,四足馬蹄鐵內表面以上,原本要去掉的木頭要雕刻浮雕,尤其是三面雕刻浮雕扶手頭難度極大,需要挖全橋,挖空中心。四足下有泥巴,泥巴下的小腳刻有卷雲。這把椅子用料考究,雕刻精美,裝飾華麗。雖然改變了明代素色圈椅的古樸大方,但依然保留了圈椅的造型主題,骨子裏透著壹種優雅和閑適感。因此也深受廣大紅木家具愛好者的喜愛。因為是皇宮專用的座椅,所以有人稱之為“太師椅”,很多紅木家具廠家也通過精制這種椅子來展現自己精湛的工藝和雕刻水平。
從材質上來說,明代黃華麗的圈椅最多,紫檀木較少。清代多用紫檀木、櫸木。
圓背扶手椅在大廳和書房使用時,多成對擺放。在古人的書房裏,圓背扶手椅往往與畫桌相對,品味高雅,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