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蠶十二圖》以白色雕刻在石屏風上,以十二幅畫面連續展現了清代植桑、養蠶、繅絲的生活場景,不僅是壹件別具特色的雕塑藝術,也是壹件珍貴的影像資料。
相傳清朝嘉慶年間,廣元有壹位名叫曾的縣令。此人是湖北京山人,出身舉人。清嘉慶十七年(1812),因軍事功績被授予趙華縣令。他上任後深入民間探索富民之道,號召全縣人民種桑養蠶,頗有成效。逐漸得出種桑養蠶致富的理論。四年後調任廣元縣令,仍壹如既往地提倡栽桑養蠶,並對全縣每壹棵桑樹進行登記,頒布縣令規定只能多栽壹棵,缺壹棵,少壹棵,嚴禁砍伐。在他的苦心經營下,廣元縣城所有道路都是桑樹成行,綠道縱橫。清道光七年(1827),曾季楓升任松潘太守。臨行前,他畫了這套石雕《養蠶十二圖》,很像壹本漫畫,以警示當地百姓及其後繼者不可輕忽植桑養蠶造福百姓的事業。
蠶桑十二事碑高1.3m,長5.8m。第壹幅是《雷祖傳》中壹只蠶掛在桑枝上,落到雷祖頭上,取材於雷祖和白馬的傳說。傳說在古代,雷祖之父是部落酋長。不幸的是,他在壹次狩獵旅行中與外敵作戰,酋長戰敗被俘。雷祖得知消息後非常著急,於是召集各部落商議救父親的方案,並當眾許下諾言,誰救了父親就嫁給他。部門裏的人都沒有什麽好的意圖。然而,酋長家的大白馬聞訊,卻壹聲長嘯,拔腿就跑,傍晚時分又把父親背了回來。但接下來的幾天,白馬不吃不喝,這讓父親很奇怪。問遍了所有人,雷祖才談到了挽救父親婚姻的承諾。父親聽了,大怒,說:“人和動物怎麽能結婚呢?”於是他殺了白馬,剝了皮,放在烈日下暴曬。但馬皮剛曬到太陽,突然狂風陡起,馬皮和雷祖壹起被卷到了天上。隨後壹聲驚雷,雷祖化為壹條蠶蟲,從天而降悠閑自在,埋在地下的白馬骨漸漸長成壹棵大樹。蠶掛在樹上,吃樹葉,結繭。這棵樹被後人稱為傷心樹或桑樹,象征著雷祖兒傷心的過去。
《蠶桑十二事》中的選桑、栽桑、栽桑、桑條四幅圖,展現了中國清代的種桑景象。這些方法至今仍在桑樹種植活動中使用。此外,巢種、養蠶、餵蠶、睡覺、打蔫、分繭、浸蠶、繅絲等八幅畫面,展現了清代養蠶、繅絲、紡織的全過程。這組石刻拓片被原紡織部和上海絲綢博物館拓片收藏,成為我國非常珍貴的科普創作史料和古代藝術瑰寶。在寫有《心經》的洞穴西面,有壹組宋墓的浮雕石刻。在黃澤寺收藏的文物中,這組浮雕石雕無疑是我國宋代石雕藝術中的瑰寶。這批1974-1980時期廣元市周邊壩子宋墓出土的***浮雕石刻24件,每件長2m,寬0.8m,均為當地黃砂巖雕刻而成。從墓中清理出的購地卷記載來看,是南宋所制,最晚的宋墓距今已有780多年。
經文物工作者精心修復,嵌於照壁中,全長28米,高4米,厚0.8米。分為四棲獸、戲劇表演、大典表演、男女勇士、孝道故事、墓主人生平、花卉等七大類,供遊客欣賞。
《四棲獸圖》中有青龍(東)、白虎(西)、朱雀(南)、玄武(北)四獸。相傳是衛鎮之獸,避邪招財。戲劇表演和大曲表演圖共七幅。畫面中,男藝妓穿著壹件圓領禮服,帶著壹頂軟帽或硬翼冠,正在跳舞表演。女藝伎或挽髻或編辮,或穿短衫或戴長兜帽,站著彈奏提琴板、笛子、豎笛、蘆笙、嗩吶、三弦、鈴鼓、腰鼓、平鼓、鑼、桶鼓。它們都有不同的形狀,生動有趣。
在男女勇士的身材中,身材大概是1.45-1.51 m高。男武士頭戴鋼盔,身披虎頭甲,手握長鈸,濃眉大眼,威武雄壯。Rya頭戴女冠,身穿軟甲戰袍,手持長鈸,表情豐富,莊重威嚴。這是中國出土的宋墓中唯壹的發現。
《孝經故事》共有五張* * *圖,均取材於《二十四孝》中的“王相臥冰”、“蒙中哭筍”、“喬莊樵”、“董永休妻”、“抱虎救父”等孝經故事,旨在弘揚孝道,弘揚傳統。有轎子,椅子,馬,廚房,夜夢,念佛,燒香,其中有兩張廚房的圖。壹張圖中,有兩個丫鬟,壹個在挑水,壹個坐在廚房前用竹筒吹著火,廚房邊有柴火,鍋上有六個蒸籠盒,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特別難忘的是《飛天壺飲與侍應生》的畫面。壹張桌子圍起來的桌子上,放著鍋、瓜果、食盒等。,但沒有服務員,酒壺懸空,像個“隱形人”在杯子裏喝酒。這個想法既巧妙又有趣。
此外,在花圖中,還有牡丹、芍藥、荷花的石雕,顯示了墓主人的優雅與富貴,極具象征意義。此外,還有仿木建築的格子門、鬥拱等生活場景,廳堂陳設的“閆芳”。
這些宋墓石刻不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是現代人研究宋代社會風俗、文化藝術、宗教傳統、道德觀念最有價值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