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鐘聲在哪裏響起?

鐘聲在哪裏響起?

鐘在古代稱為星、鈴、鈸。滿、蒙、藏、納西、漢等民族對戰。藏語叫丁夏。因流傳地區不同,民間有鐘、雙星、鐘、雙編鐘、聲、水、水等名稱,而在陜西,簡稱“帥子”或“鐘”。風靡全國。

歷史悠久,南北朝時期(386 ~589)在中國流傳。敦煌千佛洞北魏(386 ~556年)壁畫中有打星俑,北魏雲岡石窟中也有歌妓樂師打順口溜的圖像,司馬金龍墓門石刻也有。唐朝貞元年間(785 ~804),泗國(今緬甸)來中國獻樂,稱之為鐘鈸。《新唐書·列傳》載:“編鐘鈸作如龜茲部,四周三寸,貫魏,擊節。”自唐宋以來,《鈴兒響叮當》在民間廣為流傳,多用於擊樂。明朝萬歷元年(1573)傳入雲南麗江。在清朝,帝國的儀式圖式稱鐘為星。乾隆二十五年(1760),清代用於凱歌。

它由黃銅或黃銅制成,外觀呈鐘昀呈形(圖60),可視為鈸的變形。采用硬模鑄造而成,有半球形和圓錐形兩種。通常鐘高4.5厘米~ 6厘米,喇叭口直徑5.5厘米~ 7厘米,中空無舌。鐘的圓頂作為固定點,稱為碗或帽,碗的直徑為3厘米。西藏定夏體型較大,鐘高6 cm ~ 8 cm,喇叭口直徑7 cm ~ 8 cm。碗的頂部鉆有小孔,兩個是壹對。兩個鈴鐺用絲繩或皮繩連接。響鈴銅制成的鈴鐺,音色清脆悅耳,發音持續時間長;黃銅制作的鈴鐺,音色明亮柔和,發音時長略短。

演奏時,兩手各持壹鈴,鈴口向上翹於胸前,相互碰撞振動發音,有時單杵演奏。鐘雖無固定音高,但聲音穿透力強,聲音清脆,音色優美,常以優雅抒情的曲調奏出。多用於民間器樂合奏如江南絲竹、粵曲、樊氏鑼鼓、董哲吹、福建南音、閩南印石、遼南鼓吹、魯東鼓吹、Xi安鼓樂,以及京劇、河北梆子、晉劇、川劇等地方戲曲和歌舞伴奏。在京劇文昌樂隊中,在青衣演唱的反黃兒音樂中使用了鈴兒響叮當。常常是在唱腔裏跟著板的節奏,在門道裏跟著鼓打。常用於合奏或與小木魚伴奏。在藏區,對花、囊瑪的歌舞中使用《鈴兒響叮當》,常由女藝人演唱和演奏。納西人用的是道教的窯洞音樂。鐘也是壹種宗教樂器,在佛教寺院等祭祀活動中使用,有的寺院只用壹只鐘,右手持杵敲擊。鈴兒是中國打擊樂器中色彩豐富、節奏明快、獨具魅力的樂器。

  • 上一篇:看宋代犁圖(故宮博物院藏,取自宋人圖冊),回答以下問題:(1)請畫出犁圖。
  • 下一篇:#我不當書報王#讓我樂在其中的殘缺“收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