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穿甲彈以強拱硬鉆著稱,也就是俗話說的。主要依靠彈丸撞擊目標時的高動能和自身的高強度穿透鋼甲。穿甲彈的彈丸由高密度合金鋼和碳化鎢制成,比坦克裝甲硬得多。穿甲彈很硬,是坦克和裝甲車的強敵。發射時,在膛內高溫高壓氣體的作用下,穿甲彈壹旦觸及目標,就會在鋼甲表面打出壹個坑,將坑底的鋼甲推出。
老式穿甲彈中,彈體內安裝了少量炸藥和引信。雖然彈頭已經開裂,但彈體仍有很強的動能,所以會繼續向前。當沖擊力達到壹定值時,導火索被觸發點燃,引起彈丸裝藥爆炸。此時,每平方厘米面積內可產生數十至數百噸的高壓,從而殺傷坦克內乘員,摧毀武器裝備。現代穿甲彈,尤其是尾翼穩定穿甲彈,有壹個實心彈芯,裏面沒有炸藥。穿透裝甲後,依靠高速飛行的裝甲破片和穿甲彈核心破片殺傷裝甲目標內的人員,摧毀其中的裝備。但貧鈾穿甲彈穿透裝甲後,強大的沖擊力會使貧鈾彈芯自燃,產生高溫,引燃裝甲目標內的油料和彈藥,造成極大的破壞。
穿甲彈的侵徹能力主要來源於彈丸運動時的動能。要增加彈丸撞擊目標時的動能,就要增加彈丸的速度。穿甲彈不僅用長管炮發射,還做成流線型或長桿狀,即破殼超速穿甲彈。由於殼式超速穿甲彈的彈體形狀像壹支長箭,有人稱之為箭形超速穿甲彈。脫殼超速穿甲彈的穿甲能力更強。
根據彈丸直徑與火炮口徑的匹配,可分為適用口徑穿甲彈和次口徑穿甲彈。按結構性能可分為普通穿甲彈、次口徑超速穿甲彈和次口徑超速穿甲彈。
穿甲彈是在與裝甲目標的鬥爭中發展起來的。穿甲彈出現在65438+1960年代,最初用於對付裝甲工事和船只。壹戰坦克出現後,穿甲彈在與坦克的鬥爭中迅速發展。普通穿甲彈采用高強度合金鋼作為彈體,頭部采用不同的結構形狀和不同的硬度分布,對輕型裝甲的毀傷效果較好。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重型坦克出現,相應地發展了碳化鎢芯的亞口徑超速穿甲彈和錐膛炮發射用可變形穿甲彈。由於減輕了彈丸重量,提高了初速,增加了目標的比動能,提高了穿甲威力。
次口徑穿甲彈
20世紀60年代,研制出穩定尾殼穿甲彈,可獲得較高的命中目標比動能,大大提高穿甲威力。
早在19世紀,穿甲彈就已經在戰場上被殺死了。當時主要用於對抗裝甲戰艦,但並未廣泛使用。直到壹戰坦克的出現,穿甲彈才沖進戰場,性能大幅度提升。這壹時期的穿甲彈是壹種口徑合適的穿甲彈,即穿甲彈體直徑與穿甲彈相同。這種穿甲彈也叫普通穿甲彈。根據穿甲彈彈頭的不同,普通穿甲彈通常分為尖頭穿甲彈、鈍頭穿甲彈和帶帽穿甲彈。前兩種穿甲彈主要用於對付均質裝甲,後壹種由於彈頭上有頭罩和被子,穿甲能力強,可用於對付表面硬化的異質裝甲。
普通穿甲彈壹般在彈體中含有少量炸藥,以提高穿甲後的殺傷和燃燒效果。沒有炸藥的也叫固體穿甲彈,炸藥多的叫半穿甲彈或穿甲爆破彈,有燃燒劑(燃燒合金)的叫穿甲燃燒彈。普通穿甲彈由彈丸和發射藥組成。炮彈有頭罩、蓋子、彈體、炸藥、炮彈底部的引信和曳光彈。頭罩是用來減少飛行阻力的,頭罩是用來保護彈丸穿甲時頭部不受損傷,防止跳彈。彈丸采用優質合金鋼制造,頭部硬度略高於尾部,經過熱處理提高穿甲性能。示蹤管用於顯示彈道。100 mm普通穿甲彈的彈丸初速約為900 m/s,在1000 m距離上可擊穿110 ~ 160 mm/30(裝甲厚度/法線角)的裝甲,在1000m處速度損失為11% ~ 100
二戰期間,重型坦克在戰場上廝殺時,出現了亞口徑超級穿甲彈,即穿甲彈體直徑小於彈丸直徑。這種次口徑超速穿甲彈的彈體內有壹個由硬質合金制成的彈芯。因為穿甲彈是靠彈丸的動能穿透裝甲的,當彈丸高速撞擊裝甲時,強度高、直徑小的彈芯可以將大部分能量集中在裝甲的小面積上,從而壹舉穿透“龜甲”。後來坦克也不甘示弱,加厚裝甲,於是出現了威力更大的超速穿甲彈。這種彈體根據其穩定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兩種:壹種是通過彈體本身的旋轉來穩定,另壹種是通過彈體上附著的尾翼來穩定。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穿甲理論的研究,穿甲彈的初速和材料性能將進壹步提高,長徑比將高達30以上,使穿甲彈具有更大的穿透力和後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