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偷書不算偷。唐太宗是怎麽偷到《蘭亭集序》的?

偷書不算偷。唐太宗是怎麽偷到《蘭亭集序》的?

《蘭亭集序》是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又名《蘭亭序》、《蘭亭集序》、《讓序》、《何琳序》等。

短短324字,描寫了作者在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在浙江紹興郊區蘭亭,與謝安等41位文武官員飲酒作詩,暢遊山川的快樂心情。

這壹天,大家正在飲酒作詩,召集人王羲之應邀為詩集作序。王羲之即興發揮了書法的第壹個奇跡,用字飄逸灑脫,跌宕起伏,美不勝收。

《蘭亭集序》原文壹直受到後世書法愛好者的推崇,其中不乏文人騷客、帝王將相。初唐時期,臨摹作品較多,真偽難辨。書法大師褚遂良、歐陽詢等人參與了篩選工作。

在唐太宗李世民眼裏,《蘭亭序》超越了古今所有書法作品,與王羲之相比,很多書法家及其作品都黯然失色。為了找到王羲之的原作,唐太宗煞費苦心。

世上好的東西在來世會是壞的。據史書記載,當時大臣們為唐太宗征集了上千部王羲之的原作,但舉世聞名的《蘭亭序集》卻不見蹤影,成了唐太宗的壹塊心病。

好事多磨。唐太宗李世民經過多方尋找,得知王羲之的《蘭亭序》是第七任高僧孫致用手中的真跡,於是派監制蕭藝到會稽殷珊永信寺參觀。

智勇和尚是王羲之的第五子王徽之的後裔。他的真名是王,他就是雍大師。原著《蘭亭集序》壹直由他保存在佛寺。他死後,這幅畫被他的弟子蔡卞收藏。

蕭藝是梁元帝的曾孫。受到唐太宗的啟發後,他假扮書生,騙取辯士和尚,設計並收入了《蘭亭集序》原作,獻給唐太宗。

唐代畫家顏專門創作了《蕭藝掙蘭亭圖》來記錄這段歷史。

唐太宗得了真跡,是個寶。據傳他死後將《蘭亭集序》葬於昭陵。五代時,盜墓賊陶文盜走了昭陵,但他沒有找到《蘭亭集序》的原件。

後來,有人聲稱唐太宗的兒子唐高宗李治偷了他父親的收藏品。他死後,把《蘭亭集序》的原稿埋在他的墓裏。

壹個盜墓賊陶文,幾乎挖遍了唐明帝的陵墓,卻放棄了甘陵。

歷史上唯壹壹座兩位皇帝合葬的陵墓,至今保存完好。如果《蘭亭集序》真跡真的藏在那裏,那將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壹大幸事。

  • 上一篇:珠海中富獲二次舉牌 實控權再迎龍虎鬥
  • 下一篇:美第奇家族統治對意大利的影響及評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