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五色縷、香包、彩葫蘆等。
1、五色縷
五色縷,由赤、青、白、黑、黃五色絲縷制成,又有“長命縷”、“辟兵繒”、“朱索”、“百索”等稱謂。
關於它的稱謂與功用,在漢代之際已有記錄,至南北朝、唐宋仍見此風,但樣式歷代略有差別。
《後漢書》說“朱索”並非漢朝創始,先秦已有成例。漢代的人們綜合歷代遺制,在五月五日,揉五色成“朱索”,並連桃印,懸於門戶——象征把鬼物邪氣捆綁起來,再以桃印壓服。
隨著時代的發展,五色縷的使用方法也逐漸脫離桃印,而單獨使用。除了飾於門戶,亦可系於手臂。
南北朝時期的女子,以五色絲染練成日月、星辰、鳥獸之形狀,上刺文繡、金縷,系於臂上。可見,五色縷的制作日益精細,其用途除了辟邪鬼物與瘟疾,也越來越追求美觀與裝飾之功能。
五色縷的歷史源遠流長,其名稱則隨時空的變遷略有不同。至明代,人們以“端午索”稱之,使用方法也略有出入,可系於手臂或腳脛,亦可掛於頸項,但其實都是同壹種東西。
現今端午的五色縷,即承漢制而來。它的本意在辟邪,進而有納吉之意。但由於樣式發展至後來越形精巧,辟邪物日久便淡化其意義,反而成了裝點的飾物。
2、香包
端午節前後,正值仲夏疾疫與毒蟲盛行的季節。由於香包具有驅毒防疫、防病強身之效,便成為夏季個人隨身保健物品。
香包又稱為“香馨”、“香囊”,是端午節的特殊配飾。香包多制成囊狀物,內塞棉花,且沾些檀香、雄黃粉之類的粉末,再縫合成為立體造型,以驅除蟲害。
中國人佩戴香包的歷史久遠,屈原曾寫道:“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江離、辟芷、秋蘭均是香草。這說明,在屈子所處的戰國時代,人們已有佩戴香包的習慣。
但現有關於古代節日的史料,如《荊楚歲時記》、《歲華紀麗》、《歲時廣記》等,在描述端午節時,皆不見“香包”、“香馨”、“香囊”之稱。我們只能從其形式與功能,找到相似的佩戴品。
如《歲時廣記》中提到的“道理袋”,“道理”即是“稻、李”的諧音。南方地區到了五月便有早稻收獲,李亦是端午節前後盛產的水果。古人裝稻於袋,配以李,蘊含著“嘗新”的古意。
如果在繡囊內裝入雄黃或五谷,佩戴之,亦有避毒的作用。
3、彩葫蘆
彩葫蘆也是端午節除瘟去病的飾品,多用彩紙折疊、剪裁而成。
葫蘆在道教中具有特殊地位——它是仙境的象征。
在《後漢書》中有這樣壹個故事:費長房在市集中偶遇壹老翁懸葫蘆賣藥,市集結束後,老翁便跳入葫蘆中。之後,費長房隨老翁進入葫蘆,發現葫蘆內“玉堂嚴麗,旨酒甘肴”,別有洞天,老翁自稱“我神仙之人”。
可見,葫蘆正是人們對仙境的追求。
在道教中,葫蘆常與靈藥相關,是仙人隨身攜帶的法器,例如鐵拐李、南極仙翁等,他們身邊都有藥葫蘆、酒葫蘆。
葫蘆的形象用在端午節,是古人試圖借著其辟邪的象征,來避鬼收瘟。
端午彩葫蘆多用紙剪雕而成,葫蘆的基本造型象征“福祿”,其上還刻雕出蓮花、雙魚、壽桃、牡丹等象征吉祥平安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