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散文集收錄了張煒近年來在海邊居住,對人生、事物以及寫作的觀察和思索。他喜歡“小地方”,不習慣吵鬧。平時覺得有機會寫出自己的心情已經很幸福了。寫出好的文字,就有壹份自我欣賞的快樂。他說:“如果壹個寫作者胡編亂造,就不如記錄壹些真實發生的事情更好。應該鼓勵寫作者多記錄真實的事情,讓人有所啟發和參照。胡編亂造的東西讓人格外煩膩,越是有人生閱歷越是不能看。而記錄真實,壹般來說只要誠實,說真話,文字生動通順,會剪裁,也就可以。”這種韌性和堅持,是壹個精神的守望者,更體現了崇高的文學情懷。
在同名篇目《海邊兔子有所思》中,張煒描寫了壹只愛寫作的兔子,而那只兔子便是他自己的縮影。文章通過兔子去解讀寫作這件事,也道出了作家心中的創作真諦,即“所有的好作家都是壹只會思考的兔子:勤奮,好奇,單純,善良。”張煒重視兒童文學,把它視為整個文學的入口、基礎,甚至是核心。因為在他看來壹名作家,只有用壹顆童心、壹種潛在的兒童視角去接觸全部的繁復,才能夠獲得更新鮮、更深刻、更驚異、更質樸的認識和感受。
張煒的靈魂是享受孤獨的,因為自己樂在其中,孤獨便不會傷害到任何壹個人。他與現代物質社會有點“隔膜”,他心懷恐懼,,既憂生,又憂世。他在無人之地從不孤單,因為他身處自然之地,追尋著鄉村的月光,海邊的白雲,在鳥聲村語、晴耕雨讀中感受鄉野田園純樸而恬靜的心靈。這是對大自然與勞動本身的敬畏與熱愛,是對寂靜中有無邊喧嘩的感悟,是對無聲訴說卻無處不在的歷史文化的沈思。讀書中的《林子深處的聲音》《文字的河流》《蒼老的鄉土》《少年難忘獅子崖》等篇章,回歸海邊的興奮與愉悅,猶如牽引人的繩索,把人帶入了壹個淳樸自然的世界。
通過《海邊兔子有所思》可以略知《兔子作家》;看過《四十二年前的“新作”》便更能讀懂《獅子崖》;《作家的品質》、《寫作者的源路》、《壹場沒有隱喻的書寫》、《超驗閱讀及其他》等等文章不但記述張煒的創作歷程,也伴隨著對作品中寫過的家鄉膠東半島、海邊的人、以及現代社會日常現象的思考與理解,對眾多文學創作活動及過程的評論與剖析。對於想要讀懂張煒小說或者是有誌成為作家的朋友,這些原本散見各處的內容難得匯聚壹堂,無疑是十分具有參考價值的。
張煒認為,寫作是壹個“孤獨者的心音”,自喻散文是壹本“絲綹相連的心書”,用心去寫,是他獲得讀者認可的原因。書中,有他對生活的探索,對寫作的熱情,對歷史文化的思考。他說:“在各種欲望都被撩撥起來的當下,有的人也許並不需要壹起參與,因為這時候恰恰不是‘貴在參與’,而是個人的持守。”他從壹些平常的事例上闡發哲理,關註的是壹些思想本體的問題,壹些生命和生存的意義。他本色是書生,但有時卻象鬥士。他有這樣的定力,澄靜時在深山面辟數載,委婉如處子,但壹旦發現目標,又如鷹隼騰越,“草枯鷹眼疾”。這種姿態是張煒所特有的。
盡管書中收錄的文章來源多樣,但閱讀過後便會發覺,作家關註和談論的主題始終不曾離開兒童文學、對創作的探索,還有對半島文化的研究。作為壹名出生於山東龍口的作家,張煒壹直都致力於寫作海邊的故事、半島的歷史,為孩子寫作、為保持童心和詩心而創作。《海邊兔子有所思》中他所做的,並不是教授所謂的創作技法,而是告訴我們,要從本真出發,從生活出發,永遠以“業余”的精神去做“專業”的創作。
壹個好作家有兩顆心特別寶貴:壹顆是童心,壹顆是詩心。張煒說:“這兩顆心永遠不要離去才好,不然就寫不好純潔的、天真爛漫的故事,也寫不好復雜的鉤心鬥角。用壹顆單純的詩心來擁抱這個世界,才能把世界的不同角落看得特別真切和深刻。”此時,感覺所有的好作家都是壹只會思考的兔子:勤奮,好奇,單純,善良。讀這本書,宛如壹縷清風吹入心田,讓現代人麻木、倦怠的身心,從天籟的呼喚中獲得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