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發現過程十分復雜。在甲骨文還沒有被認定之前,就已經有過古代甲骨在農民耕地過程中被挖掘出來,地點在河南安陽市小屯村。
據說第壹個將甲骨文作為藥材賣到中藥鋪的人是壹個叫李成的人。有壹次他全身長滿了膿瘡,由於他沒錢看病買藥,他就把自己挖出來的甲骨壓成碎末後敷到身上,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些粉末居然吸盡了膿水,由此他發現骨粉還可以用來止血。
李成為了賺錢,就把自己所擁有的甲骨以“龍骨”的名義賣到了中藥鋪。“甲骨文”雖然是通過李成之手被傳到中藥鋪的,但毀在他手中的甲骨文也是無法估算的。
甲骨文的發現過程
清末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秋,時任清朝最高學府國子監祭酒(相當於校長)的王懿榮由於患了瘧疾,就讓人從位於宣武門外的達仁堂中藥店買回了壹服中藥。王懿榮在不經意間在壹味名叫龍骨的藥品上發現了壹些特殊的符號。
龍骨本身是古代脊椎動物的骨骼,它上面為何會刻有符號呢?這不由得激發了王懿榮的好奇心,王懿榮本身就是清朝晚期優秀的學者,有名的金石學家,也是壹位考古家,具備很出色的鑒賞才能。
王懿榮仔細地觀察起龍骨來,他感覺這並非普通的刻痕,而是十分像古代文字,可是刻痕的形狀既不是大篆也不是小篆。王懿榮猛然意識到這是非常珍貴的文物,於是他就將藥店中壹切帶有刻痕的龍骨都買了回來。後來,他又通過不同的途徑搜購回了不少的龍骨,最後總計達到了1500多片。
經過深入、細致的研究,王懿榮覺得它們應該是幾千年前的龜甲和獸骨,而非所謂的“龍骨”。通過對甲骨刻痕的辨認,他漸漸認出了“雨”、“日”、“山”、“水”等字,後來還發現了幾位商朝君王的名字。因此,他斷定,這些刻痕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古代文字。
由此,這些刻有古代文字的甲骨轟動了整個社會,並引發文人學士和古董商人的爭購潮。後來,人們將這段甲骨文發現的過程稱作“壹片甲骨驚世界”,這也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考古史上具有傳奇性的壹段經歷。
遺憾的是,王懿榮還沒來得及對甲骨文做進壹步的探究,八國聯軍入侵,他被任命為京師團練大臣。1900年7月,侵略軍兵臨城下,慈禧太後帶領皇室人員倉皇出逃,王懿榮徹底失望了。他對家人說:“吾義不可茍生!”隨即寫了壹首絕命詞毅然服毒墜井而死,年方56歲。
王懿榮保存的甲骨大多數都轉給了他的好友劉鶚(即《老殘遊記》作者)。後來劉鶚又搜集到了不少甲骨,他收藏的甲骨總數達到了5000余片。
1903年,劉鶚首次將這些甲骨文字刊印成書,這就是《鐵雲藏龜》。沒過多久,學者孫詒讓以《鐵雲藏龜》中的甲骨資料為基礎,著成《契文舉例》壹書,這是首部有關甲骨文研究的專著。
後來人們把這位最先發現甲骨文的王懿榮尊為“甲骨文之父”,在甲骨文發現90周年的1989年秋,在他的家鄉山東煙臺市福山區建成王懿榮紀念館,以紀念他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