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簡單地讀懂郴州,妳得穿過古城長街的古宅,在路巷的馬貝遺址駐足,然後參觀太宗修建的龍興講堂,才能探尋其縣、州、路、府、道觀的歷史沿革,真正了解距今兩千多年的沅陵。
古書記載:漢高祖五年,此景位於沅陵縣,屬武陵縣管轄。隨著朝代的更替,地域稱謂也發生了很多變化。
三國時期,沅陵、零陽郡位於陽郡。梁時,沅陵縣分屬夜郎縣和廬州,陳輔並入沅陵縣。陳太鑒設沅陵郡七年,治沅陵。隋朝,郴州改為沅陵郡,管轄沅陵;唐武德三年,沅陵郡設潞西郡。沅陵、辰溪縣、麻陽縣分析;宋乾德元年,郴州潞西郡劃歸沅陵;元代改郴州為郴州道,治沅陵。後來改為郴州;明嘉靖十二年,設湖北守道,治沅陵;清順治九年,郴州改為陳語安縣;民國3年,宸妃州府恢復至沅陵縣。
壹位朋友帶我們參觀了舊城街,並告訴我們,我們腳下的這條路就是路巷,它曾是陳固府官員騎馬出行的必經之路。這條近3米寬、不長於日初的古街,其實包含了天主教堂、基督教永生堂、伊斯蘭教清真寺、佛教百元寺、道教道場。過去五大宗教共存,住在同壹條巷子裏,和睦相處,傳播教義。這種宗教文化現象很少見,確實耐人尋味。
當歷史進入抗日戰爭,中國,沅陵這個小城的作用和作為,更是讓人浮想聯翩。
1938 10年6月,武漢失守,長沙告急。165438+10月3日,湖南臨時省會遷至沅陵:先遷至沅陵太常,後遷至沅陵縣馬路巷。
為什麽省會遷到沅陵?可以從三個方面考慮:壹是戰略地位。沅陵遊於水沅陵,五水交界,萬山雄偉,上有雲貴,下有長嶽,楚之咽喉,實稱湘西門戶;第二,區域交通優越。沅陵是五條溪流的匯合處,水路交通便利。隨著1938湘黔公路的開通,沅陵的交通優勢越來越突出。第三,自隋朝設立郴州府以來,沅陵世代為縣、州、道、州所治,是湘西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因此,從戰略角度來看,湖南臨時省會進駐沅陵是明智的選擇。
當時省政府機構駐紮在路巷拐角的各個宗教場所。
人口不足3萬的沅陵,在戰爭年代突然增加了20萬軍隊。其生活必需品的匱乏和軍民所忍受的艱辛不言而喻:省直機關、學校、醫院、銀行和省內外工商企業紛紛搬遷;大量救國團體和青年聚集在沅陵。壹時間,工廠遍地,學校遍地,商店遍布大街小巷,醫院數不勝數。抗日救亡活動如火如荼。
這壹時期,著名的《抗日日報》由廖沫沙、田漢和周立波在沅陵重新發行。湖南廣播電臺、長沙音樂會劇社、新陸、新知、生活書店相繼遷至沅陵,簡伯贊、張天翼、譚丕謨、曹明、余韶、潘天壽、王朝文、歐陽山等壹批文化名人都在這裏積極開展抗日救亡活動。
時過境遷,現在這些教堂都被作為抗日文物保存著,古老的門樓或墻上嵌著醒目的標誌。我這壹代外地人來到這裏,看到這些廳堂老宅,就想起了不屈的沅陵,想起了戰爭年代不平凡的光榮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