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字元章,號鹿門居士、襄陽漫士,海嶽外史或人稱米南宮,是北宋著名的書畫家和鑒賞家。米芾言行舉止異於常人,具有玩世不恭的個性,為中國藝術史上少有的有趣人物。書史稱“蘇勝在趣,黃勝在韻,米勝在姿,蔡勝在度”。在書法上,他和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為宋四大書法家,但又首屈壹指。其書體瀟灑奔放,又嚴於法度,蘇東坡盛贊其“真、草、隸、篆,如風檣陣馬,沈著痛快”;另壹方面,他又獨創山水畫中的“米家雲山”之法,善以“模糊”的筆墨作雲霧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錯落的濃墨、焦墨、橫點、點簇來再現層層山頭,世稱“米點”,為後世許多畫家所傾慕,爭相仿效。他的兒子米友仁,留世作品較多,使這種畫風得以延續,致使“文人畫風”上了壹個新臺階,為畫史所稱道。米芾究竟是以書為尚,還是以畫為尚,後人各有側重。
米芾的母親閻氏是皇後的乳娘,所以幼時生活在宮廷裏。他從小聰慧,七八歲時開始學書法,十多歲時就能書碑刻,長大後更是強聞博記,古文詩詞,無所不涉,藝道大進。但是他喜議論,而且心高氣傲,雖然具有前程萬裏的良好背景,因為憤世嫉俗,舉止頡頑,時而裝瘋作顛,身在宋朝卻好穿唐代服裝,所到之處都是多人圍觀。當為州官時,他見了巨大奇石而大喜,整衣冠拜揖呼之為“兄”等,這種違世異俗的行為,在封建社會裏,既超越禮法規矩,又不能與世隨和,故在執政者看來,當然就不是什麽“堂廟之材”。所以,他壹生在仕途上並不得意,只得“三加勛,服五品”而已。
米芾集書畫家、鑒定家、收藏家於壹身,收藏宏富,涉獵很廣,加之眼界寬廣,鑒定精良,所著皆為後人研究畫史的必備用書,有《寶章待訪錄》、《書史》、《畫史》、《硯史》、《海嶽題跋》等。
米芾平生於書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書為最大。雖然畫跡不傳於世,但書法作品卻有較多留存。南宋以來的著名碑帖中,多數刻其書法,流傳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在“北宋四大書家”中,實可首屈壹指。康有為曾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意為宋代書法家講求意趣和個性,而米芾在這方面尤其突出,是北宋四大家的傑出代表。米芾的書法是以臨摹許多名家的作品,融會貫通而自成壹家的。這被有些人稱為“集古字”,常引為笑柄,但卻從壹定程度上說明了米氏書法成功的來由。
米芾書法成就完全來自後天的努力,絲毫沒有取巧的成分。他30歲時在長沙為官,曾見嶽麓寺碑,次年又到廬山訪東林寺碑,且都題了名。元佑二年還用張萱畫六幅、徐浩書二帖與石夷庚換李邕的《多熱要葛粉帖》。看他的書法,24歲的臨桂龍隱巖題銘摩崖,略存氣勢,全無自成壹家的影子;30歲時的《步輦圖》題跋,亦使人深感天資實遜學力。到了後來,已是自成壹家了。米芾富於收藏,宦遊外出時,往往隨其所往,在座船上大書壹旗“米家書畫船”。
米芾愛石,相傳他出任漣水軍時,因漣水距靈璧較近,視靈璧石如珍寶,每得必藏,所藏很多,並壹壹鑒賞取名,終日閉門不出醉心賞玩。壹日,楊次以按察使身份來到漣水巡視工作,見米芾不理政事,終日閉門不出,便正色質問他:“朝廷把距京千裏之縣交付給妳治理,妳哪能整日玩弄石塊,而不問政事?”米芾從左袖中取出壹塊靈璧石來,只見該石小巧玲瓏,色澤清潤,狀如峰巒,仔細看去小峰上還有壹洞壑,真是渾然天成。米芾說:“這麽好的石頭怎麽能不惹人喜愛呢?”楊次接過來仔細端詳,果然好石,隨手放入自己的袖中。米芾又取出壹塊靈璧石,但見層巒疊嶂,山色蒼潤,奇巧無比。楊次接過來端詳之後,隨即又納入袖中。米芾再取出壹石,其石造型奇特,集瘦、透、漏、秀於壹體,色澤如墨玉,擊有悅耳之聲,真乃巧奪天工,為神雕鬼鏤之作。米芾對楊次說:“如此美石,怎能不惹人喜愛呢?”楊次答道:“不只妳壹個人喜愛它,我也喜愛它。”說畢,從米芾手中奪過該石,徑直朝門外走去,出了門便登車遠去。米芾見楊次奪石而去,心中大為不快,幾個月都郁郁不歡,多次致函楊次索還心愛之石,最終未能追回,米芾為此懊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