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丸最早制作於明末清初。在山西潞城以北5公裏的河石村,有壹個“萬壹堂”的藥號。那時候疾病很多,尤其是風濕病。藥號按照老祖宗的秘方制成藥物,雙辣為丸,試圖擺脫疾病,反復治療。因此,它的名聲被人們廣泛傳播,並成為持續很長時間的獨家藥物。到解放前夕,已經是上黨地區商家昂貴的專利經銷品。1945鹿城解放後,大風丸的生產進壹步發展,這種有著300年歷史的特效名藥走上了更廣闊的道路。
大風丸的制作不僅配方獨特,配伍嚴謹,而且有特殊的制作工藝。藥廠接手生產後,下大力氣維護傳統工藝,提高藥品質量。原料精挑細選,配伍壹絲不茍,加工嚴格把關,做到選料、選料、加工、滅菌、檢驗、包裝、設廠,產品層層把關。1979年被評為山西省優質產品。
大風丸
拼音名稱:大風丸
英文名:
頁碼:Z6-10標準編號:WS3-B-1080-92
處方黑木耳65438+當歸(酒制)90g白芍60g。
牛膝30g木瓜30g桔梗30g
杜仲(炒炭)30克蒼術(炒米泔水)100克陳皮100克
遠誌(炒)50克肉桂100克獨活90克
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上述九種成分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合均勻,用米醋制成丸劑,低溫幹燥。
性狀本品為深棕色水丸;辛辣,微苦微酸。
鑒定(1)取本品,顯微鏡下觀察:薄壁細胞呈梭形,壁稍厚,極細。
對角交錯紋理。草酸鈣簇晶直徑為18 ~ 32微米,存在於薄壁細胞中。橡膠線呈條狀或扭絞狀。
結塊,表面呈顆粒狀。草酸鈣砂晶存在於薄壁細胞中。草酸鈣針狀晶體細小,長5~30 μm。
薄壁細胞中的不規則填充。
(2)取本品粉末,置索氏提取器中,用甲醇提取至近無色,回收甲醇,殘渣加水。
20ml,加熱溶解,冷卻,轉移至分液漏鬥,用乙醚萃取3次,每次65438±00ml,合並乙醚。
液體,保持水的液態。乙醚溶液用2%碳酸鈉溶液提三次,每次10ml,棄去乙醚,用乙酸乙酯作堿溶液。
酯15ml洗脫1次,棄去乙酸乙酯,堿溶液用鹽酸酸化至pH 2 ~ 3,然後苯15ml洗脫1次,棄去。
苯溶液用乙醚萃取三次,每次用10ml,蒸發乙醚溶液,殘渣用1ml甲醇溶解作為供試品。
解決方案。加入另壹種阿魏酸對照品和甲醇,制成每1毫升含1毫克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取壹層薄薄的顏色
光譜法(附錄第57頁)試驗,吸取10μl上述供試品溶液和5μl對照品溶液,分別點於同壹矽片上。
以苯-冰醋酸-甲醇(30∶1∶3)為展開劑,在20℃以下展開,取出,幹燥。
在紫外燈下(365納米)。在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相同。
彩色熒光點。
(3)取鑒別項(2)中保留的水溶液,蒸幹,殘渣加甲醇5ml使其溶解,作為供試品。
溶液,另取芍藥苷對照品,以甲醇為對照品溶液,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取壹層薄薄的顏色
光譜法(附錄57)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65438±00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用
以氯仿-甲醇-乙酸乙酯(8: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幹燥,噴氨蒸氣。
硫酸溶液(1→10),電爐烘烤至出現斑點。在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對應的位置。
上,顯示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應符合藥丸(附錄8)中的相關規定。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補虛祛風。用於腰腿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筋脈不通。
骨頭又酸又困。
用法用量:服淡黃酒或溫開水,壹次9g,壹日兩次。
儲存密封,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