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至清中葉,由於社會經濟的繁榮發展,疆域遼闊,海禁初開,四面八方都來朝鮮朝貢。新疆的稀世玉器,緬甸的玉石,海裏的珊瑚,車渠,明朝遠道而來的帶犀牛角的象牙,都匯聚在皇宮裏,還有西方的玻璃和鏡子,都需要壹種安靜的木材來襯托,而紫檀木因其獨特的屬性,至今仍被皇帝的府邸所看重。此時的西方正處於文藝復興後的法國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時期,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的藝術開始流行並影響整個歐美。中國在清代也是康熙、雍正、乾隆前期,尤其是康熙、雍正時期,形成了清式家具。巴洛克時期金玉鑲嵌的精湛工藝也影響了清代發展中的宮廷家具。這種工藝最後的材料壹定是質地厚重,質感好的紫檀木。而且清朝統治者的審美情趣也決定了紫檀木最終會在清宮的家具制作中走上幸運之路。中國的皇權制度在清朝達到頂峰,宮廷禮儀嚴格,法規繁多。清朝的皇帝,不論聰明與否,大都嚴謹自滿,對雞毛蒜皮的小事非常重視。這和明朝有些皇帝不務正業,喜歡找樂子形成了極大的反差。紫檀木的靜、暗、穩、靜等特性,恰好迎合了清代帝王的心理需求。所以清代皇室對紫檀木非常重視。在第壹歷史檔案館所藏的清代宮廷檔案中,多有清宮內務府為皇室制作紫檀木家具的記載。
清宮紫檀木家具的來源除了府衙制作,還有很多地方諸侯的貢品。比如乾隆三十六年六月二十六日,兩江總督高進進貢:紫檀條對,紫檀炕桌對,紫檀千書炕桌對,紫檀香對。
清宮裏的紫檀木家具大部分是內務府制作的,也有部分是地方長官進貢的。這些紅木家具種類繁多,從屏風炕到桌案和寶座。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至今還保存著相當數量的紅木家具,都是制作精美,工藝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