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街位於浙江省臺州臨海市,是臺州境內最熱鬧的古街之壹,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紫陽街的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至今仍然保留著北宋年間的裏坊制格局特點,古建築眾多,還有許多特色的小吃,是來到臺州必打卡的景點。
紫陽街簡介紫陽街,全長1080米,街上古跡,數不勝數。有紀念宋代南宗道教始祖張伯端(紫陽真人)的石碑、紫陽橋和紫陽坊。有紫陽故裏和紫陽宮遺址,原紫陽宮南大門牌坊基石保存完好。還有明歷十九年(1591)由舉人吳執禦、彭世煥、王如春、章應科、徐子瑜五人立的“五鳳坊”。
紫陽街兩旁的水井是紫陽街古跡的又壹大特色。最引人註目的要數紫陽井和千佛井。除此之外,紫陽街北端北固山的鄭廣文祠,始建於唐廣德二年(764年),是為紀念唐代鄭虔在臺州開創了文教之先河而立。紫陽街南端,位於巾子山麓、古城墻邊的龍興寺,為臺州之首寺。
沿襲北宋的裏坊制格局紫陽街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成型於唐宋時期,是曾經臺州府城最繁榮的大街之壹。最值得註意的是,紫陽街至今任然保留著北宋年間的裏坊制格局特點,這在全國其他古街可是不多見的哦。
高高大大的坊墻遊青磚砌成,壹座座石坊下是壹扇扇拱門。從興善門進入,穿過全長1080米的紫陽街到達最北端的紫陽故裏,會依次經過永靖坊、清河坊、迎仙坊、奉仙坊、悟真坊。另外,古街十字路交叉處的西大街還分布著廣文坊、順政坊、迎春坊等。坊墻有多個作用,既是人行道,又是防火墻,同時還作為地名使用,時至今日,它們依然在紫陽街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千年古城的縮影”,古建築紫陽街被稱為“千年古城的縮影”、“活著的千年古街”,這可是壹點不誇張啊。紫陽街附近現在依然居住著數萬原住民,延續著傳統的街坊生活方式。而且古街上仍舊保留著保留著許多明末清初、民國時期的古建築,壹條街儼然是壹座活的歷史建築館。
要探尋紫陽街上老建築的面貌,不如就先從民宿開始。
余豐裏是壹家集書店、咖啡吧、民宿於壹身的“網紅”店鋪,前身就是余同豐當鋪,典型的民國時期建築風格,雙層四合院,灰雕非常精美。雲朵姐姐的秘密花園這間民宿的房屋原是臨海壹代富商孫寧鄉的故居,始建於民國,而且在修建時最大程度地留下了老宅主體建築原貌。
此外,三撫基巷子裏的鹿尋·三撫壹宅,西門街口朝天門附近的迎春裏,也是當前府城口碑極好,顧客滿意度超高的熱門民宿。
紫陽街美食凡是熱門古街,必少不了地道小吃的加持。紫陽街可以說是臨海小吃的聚集地,幾乎所有妳聽過或者沒聽過的地方小吃,都能在這裏吃個夠!紫陽街小吃,首推海苔餅。這是壹種風靡省內外鹹甜交織的食物,在紫陽街幾乎每走三步就能看到壹家賣海苔餅的店鋪。隊伍排的最長的是有著120多年歷史的王天順海苔餅店和亮相過央視的九九海苔餅店。
味道最正宗的蛋清羊尾必數白塔橋飯店出品,作為臨海最後壹家國營飯店,堅持用最傳統的方法做出最地道的蛋清羊尾。白塔橋飯店內的其他菜品如蛤蜊抱蛋、燉蹄筋等也都是很地道可口的臨海家常菜。
非遺:剪紙博物館、嶺根草編、永利木桿秤紫陽街非遺文化薈萃,傳承了百年的傳統工藝,至今依然令人心生敬仰。永利木桿秤店創辦於清鹹豐十壹年,距今已有150年了。老店的店面不大,店內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木秤,大多是純手工制作,是真正的匠心之作。
嶺根草編源自臨海市嶺根村,草編產品純手工編制,包括草帽、草扇、草框等,是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20年又被入選進第二批浙江省優秀非遺旅遊商品名單。臨海剪紙同樣是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紫陽街上有壹座張秀娟剪紙博物館,張家剪紙已有600多年歷史,到傳人張秀娟已有10多代了。博物館內陳列著許多張秀娟的作品,蟲魚花鳥獸等躍然紙上。
景點:千佛井、中國人民銀行舊址紫陽街屬於臺州府城文化旅遊區,本身就是壹個很受歡迎的景點,如果壹定要細分的話,街上的千佛井和中國人民銀行臺州支行舊址,必須有姓名。
千佛井,其實是兩口井,但又不僅僅是井。相傳千佛塔建成後,為了平衡陰陽,才建了千佛井。千佛塔塔身有1003尊佛像,相對應的在千佛井的井壁也刻有千尊佛。站在千佛井旁,擡眼就可看到巾山文峰雙塔和龍興寺內的千佛塔。
位於紫陽街249號的中國人民銀行臺州支行舊址,是民國時期臨海最早的壹家銀行。二層木結構四合院建築,羅馬柱、老門廊,傳統的中式風格結合歐式的設計,帶著濃濃的年代色彩。壹樓在櫃臺內外設立了人物蠟像模擬上世紀50年代銀行辦理業務的情景。二樓收藏了伴著歷史車輪前行的臨海金融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