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者拿走了維系紙幣信用的硬通貨,使得民間紙幣在沒有資本的情況下無法兌換成虛擬紙幣。更嚴重的是,濫發紙幣成了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的常用手段,負擔轉嫁到了老百姓身上。結果,通貨膨脹開始加劇。各級鈔官也趁機倒賣金銀,向對換鈔感到迷茫的百姓索取,導致紙幣使用日益低迷,價值銳減,價格高漲,百姓怨聲載道。為了挽救中國不斷貶值的紙幣,朝廷(元朝)頒布了《鈔法條例》,重申官方固定白銀和紙幣的價格,禁止倒賣金銀,要求工業用墨等事項。但由於沒有解決儲備和流通的根本問題,實際上這種試圖拯救紙幣的法律是完全無效的。
明興之初,仍沿用前代舊制,發行大明紙幣,錢總是允許千品壹兩銀子;紙幣金銀準確,設立了紙幣倉庫,更換殘損殘鈔。明初既用錢,也用鈔,本朝造的錢和前代造的舊錢壹樣,但沒有紙幣發行的儲備。沒有貴金屬的交換體系,紙幣必然變得壹文不值。紙幣發行量壹旦過大,很容易導致流通市場的混亂,使人們對紙幣失去信任。新舊錢並用,難免有私鑄劣幣牟利的弊端。歷史發展證明,這兩種現象很快就會出現。
洪武二十七年(1394),為了扭轉因紙幣貶值而導致的民眾重錢輕鈔的趨勢,明政府頒布了禁止將銅錢換成紙幣的禁令,並限定民眾在半個月內將所有銅錢換成紙幣。但此令收效甚微,不得不在洪武三十年、永樂六年(1408)、宣德元年(1426)、正統十三年(148)數次禁止。但鈔法腐敗不可逆轉,最終朝廷正式開禁白銀,承認白銀。
中國古代紙幣退出歷史舞臺,除了官方濫發導致公信力喪失的直接原因外,還有許多深層次的因素。
首先,白銀的大量流入彌補了唐代以來貨幣流通的不足,重建了中國經濟的基礎;
二是社會趨於封閉保守,經濟活躍度下降,貨幣流通需求減少。來自網頁,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