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中醫術語是“不寐”。《黃帝內經》說“陽入於陰則寐”,意思就是陽氣入於陰血就能睡著,陽氣因為壹些原因而導致不能入於陰血,就會失眠。那麽,陽為什麽不能入於陰呢?最主要的原因是陰血不足,陽入於陰的通道有阻滯。
壹、心脾兩虛
中醫講“脾主意”,如果思慮過多,就會傷心血、傷脾,主要表現:舌尖紅,思慮多,比較焦慮,容易疲憊,胃口也不是怎麽好,頭發油膩、臉上喜歡長痘痘,或者有大便不成形的情況。
治療方法:
1. 龍眼、大棗煮粥,服靈芝、西洋參等安神補氣之品。
2.足大趾甲內側緣有壹個脾經的起點穴位叫做“隱白”,可以艾灸這個穴位,或者有條件的話,可以用艾柱灸7壯,當天晚上壹定包妳睡個好覺,多灸幾次失眠的情況將會得到很好的解決。
二、心腎不交
《景嶽全書·不寐》說:“真陰精血之不足,陰陽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表示腎虛火旺,上焦心陽不能交於下焦之腎陰導致失眠。主要表現為:舌尖紅,心火旺盛,容易心煩發怒,冬天腳涼,睡不熱,容易腰痛等。
治療方法:
1. 腳趾頭往上翹,在足底內側,摸到壹條最大的筋,這就是足底大筋,足底大筋不通的表現是很硬,不柔軟,經常按摩這條筋,可以使下焦經絡通暢,腎濁之氣順利排出,陽入於陰的通道打開,睡眠就會好了。
2. 艾灸安眠、神門、照海三個穴位。
3. 泡腳15-30分鐘,泡到身體微微汗出即可(切不可大汗淋漓,傷陰血),之後擦幹腳,按摩湧泉穴。
還有很多其他原因導致失眠,比如晚飯吃得過飽、喜歡吃宵夜,“胃不和則臥不安”;睡覺之前喜歡喝濃茶或者咖啡;比如陰陽顛倒,白天睡大覺,晚上總是熬夜,時間壹長,生物鐘就會改變,到壹定的程度後,就很難人為調過來。所以飲食起居壹定要註意,切記。
如果長期失眠,也記得要及時就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