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供銷社工作過,
建國後壹直到8O年前茅臺8元壹瓶,瓜幹散酒9角壹斤。縣級酒廠瓜幹酒在1元2角左右,糧食瓶酒2元左右,也就是矛臺是壹般酒4倍左右。到80年後逐漸長到16元,到89年8o元壹瓶,95年漲到160元壹瓶。然後壹路上漲到現在。
現縣級酒廠糧食酒壹般在20元左右,茅臺已是它的近壹百倍。
看來有人錢多了,面子薄了,禮重了,東西沒變。還是那瓶酒。
紅軍長征前,茅臺酒只是地方好酒,紅軍路過酒家時,發現了另壹用途,能當消毒用的酒精,經過二萬多裏長征。茅臺酒文化傳播到各地。建國後,機緣再壹次惠顧於此,成為國宴用酒。再加上茅臺人會來事,逐漸地打開世界市場,給國家爭了大把外匯。外因促內發酵。茅臺走出國門,國人望酒興嘆。
可曾記的,上世紀80年代左右,此酒在各地供銷社櫃臺上,積滿厚厚壹層土,無人問津,根本賣不動,改革開放後,人們手裏有錢了,此灑瘋漲,炒酒成瘋,假酒瘋癲。連個喝完酒後的酒瓶子,也炒到好幾百。更有權貴階層,幾百箱子的收藏。平頭百姓只有,羨慕嫉妒恨的份。憑量心說,此酒可與上世紀80年代的《武城特曲》壹比。當時此酒三塊多。品酒大師們,可否討換點此酒,品嘗壹下。如何。
茅臺酒的價格如此高為什麽?本人以有兩大原因,
其壹是茅臺酒自身品質價值所在,歷史悠久,工藝獨特,口碑極佳,享譽國內外,是其它同類產品無法替代的白酒至尊,也是國字號等頂級成功人士標配商品,這也是民間所謂成功人士或富豪所要效仿擁有的原因所在。再加上限量生產,供不應求,物以稀為貴,所以價格偏高。
其二是M2增發,通貨膨脹,貨幣貶值,茅臺酒生產成本增加,即使利潤不變,價格也會自然上漲而偏高。
經濟學中的商品價格由商品的使用價值決定,受供需影響的同時,也受貨幣發行左右。
答,壹瓶茅臺酒,賣的價格高很正常,因為他是人民心中的國酒茅臺,壹瓶飛天茅臺2000左右並不貴,歐美壹瓶洋酒少的幾千,貴的幾萬幾十萬,妳能說他要價太貴嗎?因為他酒好物有所值,茅臺也不例外,酒好產量有限還是國酒,所以越來越貴,茅臺不能和普通白酒比,如果壹瓶幾十元茅臺,哪他就不叫國酒茅臺了!
謝邀請!矛臺酒制造工藝復雜,矛臺酒作為醬香型白酒,制作流程需循環三至五次,矛臺酒生產周期長,需要放存幾年時間才能放到市面上賣,矛臺酒有著非常強的品牌效應,而且口感濃香,倍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和購買,所以說壹瓶矛臺酒能賣到如此高貴的價錢。
文化內涵,認知,成本,等等***同構成了價格!正常市場影響
首先,茅臺確實是好酒。隨著時間流逝,真正增值的東西並不多。人的智慧,黃金,還有醬酒都是其中之壹_
茅臺酒是與威士忌、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壹,同時也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壹,也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不辣喉、不上頭,具有消除疲勞、安定精神的作用。
其次,就是商業手段,炒作出來的!經銷商為了盈利大量囤貨,低進高出!越炒越貴!導致1499能拿到很難,很多都是加價購買!
品牌的價值。因為白酒的成份都是壹樣的,區別在於調味和酒精度。味上可以分為清香,醬香,濃香或者兼香型。酒精度上可以分為高度酒和低度酒。因此,茅臺酒價高是茅臺酒的品牌含金量高所致。茅臺的品牌價值早已經超出酒本身,他已經成為壹種身份或者生活品味的象征。這就和我們穿衣服、紮皮帶壹個道理。壹樣的原材料,甚至都是壹個廠家的生產的,貼上皮爾卡丹、LV和普通牌子差距該有多大。
工藝再先進,酒的價格也不應該這麽高,幾塊幾十塊千兒八百塊,真的有這麽大懸殊?這就是不付實際的商家離譜手段。
首先,我們要清楚飛天茅臺已經不是壹款酒了,它不是拿來喝的,是拿來炒的。
為什麽這樣說呢?我個人認為,飛天茅臺現在已經是壹個IP,即自帶流量,高高在上,它不需要去討好消費者,反正它的“粉絲”還會為其造勢。這是不是像極了當下的追星現象?
所以,飛天茅臺2500,不貴,甚至會更高。
換個角度說,拉菲可以賣到幾萬,為什麽飛天茅臺不可以?
飛天茅臺的價格飛上天,其實都與我們關系不大,因為即便飛天茅臺只賣500元,普通消費者也不可能每天喝。
說到底,只是壹杯酒而已。好酒多的是,喜歡茅臺的,妳可以買茅臺其它類的產品;喜歡醬酒的可以喝習酒、郎酒
和LV包壹個道理,說到底只是壹個包而已。有經濟實力的人買的本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看其品牌價值。說白了,不貴,我還不買了呢。
綜上,有錢咱就喝點飛天茅臺,沒錢咱就看著飛天茅臺飛上天,能超越拉菲,震驚世界,不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