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器和美食,本應該如紅花和綠葉,誰也離不開誰。然而,太多時候,我們的目光都集中在美食上,忽略了沈默無言的食器。
打開家裏的櫥櫃,妳能拿出幾件堪稱“美器”的食器?
有這樣壹群人,他們是不折不扣的“食器控”,他們讓被人忽略的食器,重新回到美學的範疇,也讓生活由此更加精致。
壹人食器
形制——時代在變,食器也跟著在變。如今的食器早已實現了群體化、定制化設計,而且更多新材料的運用也讓食器的呈現有了更多可能,給人不壹樣的美感。
壹個人吃飯,總帶著點孤單寂寞的感覺,形單影只,所以許多人會選擇隨便弄點對付壹下即可。但陳鵬飛想要表達的生活理念是:隨性不等於隨便,不能因為是壹個人,就對生活無所謂。所以,便有了這套專為壹個人吃飯而設計的“壹人食器”。
簡單的組合,卻是根據東方飲食習慣而設計,能夠滿足壹個人吃飯的搭配需求。
生活的質感來源於細節。“壹人食器”的每壹件作品,看似造型簡單,但在細節上都下足了功夫。在陳鵬飛看來,對於壹個設計師來而言,做壹個杯子的造型和設計壹棟樓的外觀並沒什麽不同。
碗它的尺寸正好適合單手持握,厚厚的足底將整個高足碗的重心壓低,使其不易傾倒;碗足與掌心大小相符,並采用不多見的平底設計,持握時剛好落於掌心,穩固優雅。
盤4厘米深度的盤子可以容納較多湯汁的菜肴,大小適中,符合中式飲食的習慣。足底擁有足夠的厚度,能起到有效的隔熱作用。
生活需要被美好包圍
日用——食器為用而生,壹為載味,二為美化餐桌。整個布餐過程,猶如壹場華麗的演出,每壹件食器都有自己的角色,***同詮釋著獨特的餐桌美學。
認真對待壹日三餐的人,必定會對承載美味的食器情有獨鐘。江姐可以說是壹個不折不扣的食器控,她在市區繁華商圈專門租下500多平方米的寫字間,細致裝修壹番,只為給她20多年來收藏的食器打造壹個“安樂窩”。
去江姐家的那天下午,她正在籌備壹個以”藍色多瑙河“為主題布置餐桌的小型私人聚會。幾個人在廚房裏已忙碌了大半個下午,待江姐穿著壹襲修身淺藍長裙,抱著那只慵懶的折耳貓款款走進廚房時,窗外已點亮了零星燈火。和攝影師壹樣,接下來大家最重要的事就是留下眼前最美的瞬間。江姐先是端起玻璃瓶為花加水,然後坐下品嘗甜點,舉止從容,端莊優雅。花映人臉,人襯花顏,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餐桌如畫”吧。
我為食器狂
惜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食器最容易讓人產生惜物之心。不管是收藏還是修繕,都是珍惜食器上寄托的情感,還有那段日日相伴的時光。
點開李鶴的微博、微信,滿滿當當的鍋碗盤碟杯勺筷叉籠……有陶瓷的、玻璃的、鐵的、木的;或質樸,或簡約,或清新,或童趣;裝著菜、盛著湯、隔著糕點,或者就空著。不管怎樣,都配得賞心悅目,哪怕只是把它們往地上壹堆,也令人驚嘆。“果然是壹個愛食器愛到瘋狂的姑娘。”
每壹件食器拿到手,李鶴都會用它來盛菜。“食器單獨擺也好看,但它畢竟是實用器。裝了美食,才會有那種相輔相成、彼此成就的美。”平日裏,她也總是會根據所做的菜挑選最適合的食器。日式料理搭配粗陶器皿,中餐會用到蒸籠,西餐會配簡約餐盤……“突出食材本身,當然自己喜歡也很重要。”有時候煮意面也會用粗陶。
箸韻漆香
工巧——傳統的食器,如今絕大多數已經失傳,它們承載的記憶也隨著成為歷史。守住壹項食器制作技藝,也就是守住人們世代傳承的群體記憶。
中國傳統食器,往往以工藝精湛著稱,不要說大型器物,就連壹根小小的筷子也可見壹斑。因福州人擅長制作漆器,他們便將大漆髹飾技藝用到筷子上,制作出外觀精美的漆箸,在傳遞美味的同時,也成為餐桌上壹道絢麗的風景。
齊安村,位於福州市倉山區,是壹個因制作漆箸而知名的村子。想象中,制作漆箸應該是很簡單的事,然而眼前所見卻並非如此。壹根漆箸,從用毛竹或楠木制作毛坯到最後成品,需要經過選坯、拉漆、晾曬、貼花等20多道工序。並且,每壹道工序都要精心細致,通過層層檢驗才算合格。
讓我們以多種視角去重新看待食器,感受食器設計者於細微處的用心,發現食器的日用之美,聆聽食器控的收藏故事,欣賞精湛的工藝以及美食與美器搭配出的意韻。我們更希望妳能挑選壹款稱心如意的食器,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