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建民成長於香港,祖籍山東,出生於澳門,父親在澳門時經營抽紗(臺布)生意,頗有名氣,因經濟較為寬松,自幼便知父親喜歡收藏古玩,尤其瓷器。
澳門動亂,許多人都遷往香港或海外,他們壹家人則到了香港。到香港後,父親遭人詐騙、生意從此壹落千丈,家族慢慢沒落,父親在他12歲那年開始生病,家裏缺錢時,只見父親壹件件瓷器拿出來賣,那時,翟健民便知道這些瓷器是可以換錢的。
家中,他排行老四,上面有三個姐姐,還有壹個弟弟,由於是長子的關系,15歲那年,家裏實在很困難,他便開始外出打工,壹天二份工作,端盤子、打雜工,什麽都做,漸漸肩負起家裏生計支撐整個家庭。
壹九七三年正式投身中國古玩工藝品行業,成為專業買家。多年獲委任為香港藝術品商會“古玩鑒定委員會”會員之壹。壹九八八年在香港成立永寶齋。壹九九九至二OOO年間,應北京大學邀請為“中國出口制品”作客席講師。
過去三十年間定期參與在歐美及亞洲各地舉行之古玩拍賣及展覽,從而得到最新趨勢和估價的資料。過往二十多年間積極參與在紐約、倫敦和香港舉行的國際級拍賣會。二OO二年十月籌辦香港藝術品商會的“荷李活道古玩節”。二OO二年下半年出任由香港旅遊局舉辦的古董鑒賞課程的演講嘉賓。
擴展資料:
赴北京大學考古系旁聽
壹生無法循教育系統正常學習的翟健民,終於在1999年有機會進入北京大學考古系跟隨權奎山教授上課。每星期都從香港飛到北京上課二天,雖然每每要將手中忙碌的事情暫時放下,但是對於翟健民來講,這無價的恩典是值得珍惜的,因為通過這樣的學習過程,能彌補他對骨董文物鑒定學術的不足。
例如,過去大家對於磁州窯的背景其實所知甚少,但是自從到過河北省邯鄲市看過觀臺窯址之後,滿山遍地的窯具和瓷片,更能深入地體會觀臺窯當時的燒造工藝和盛況,是名副其實的正宗磁州窯產品,其它則算是磁州窯系,考古系對觀臺窯址的發堀報告。
提供解決了傳統鑒定中與考古地層學結合的科學依據,更能精確地判斷傳世磁州窯器物早、中、晚年代,屬於觀臺窯產品還是其它窯口的產品,這無疑是傳統鑒定家學術學習的好處,使傳統鑒定更為科學,因此北大的學習就算再辛苦,翟健民還是會堅持下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