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聊城社會事業

聊城社會事業

聊城有9個博物館,8個圖書館,188文化機構,7個劇院。藝術表演團體7個,289人。

平調秧歌

“平調秧歌”,又稱“波渡口秧歌”,流行於茌平縣洪屯鄉波渡口村、賈寨鄉。“平調秧歌”起源於明末清初,距今400多年。原來的“平調秧歌”是自己作曲的,動作簡單,不受限制。曲目主要有:戰鵪鶉、麻牌、救急風等。

東昌黑仔戲

黑仔戲是聊城著名的地方戲,自清代以來已流傳近200年。

聊城雕花葫蘆聊城雕花(即東昌葫蘆雕):又名遼子葫蘆,生產者多分布在閆寺鎮、涼水鎮等地。富有創造力的藝術家們勇於對傳統工藝進行創新,創造出了更多精美的雕刻葫蘆。

茌平剪紙

茌平剪紙被中國美術館、山東美術館收藏,其他多幅作品被國外收藏家收藏。65438-0994年,茌平縣被文化部命名為“民間剪紙藝術之鄉”。

郎莊面塑

郎莊面塑誕生於冠縣北團套鎮郎莊村。著名的民間工藝專家鮑家虎多次到冠縣考察,稱贊它是“民間工藝中的壹朵奇葩”。

水城美食

八批水果

聊城傳統名吃是壹種油炸食品。炸好的水果分成八條,兩頭相連,橢圓形,酥脆。

加工豆腐

高唐名吃,又名豆腐腦,類似南方的豆腐。制作精細,配料獨特,風味獨特。其特點是:豆腐白亮,嫩而不松,鹵水清而不淡,油而不膩;食物的香氣撲鼻,肉而不腥,辣而不嗆。老豆腐是用精選的優質大豆制成的。將黃豆去皮碾碎,浸泡在陽光暴曬的儲存水中(凈化過的黃河水最好),待其飽滿後用石磨磨成漿狀。消泡後包裝(濾渣),入鍋煮沸制成豆汁,冷卻後放入水桶或大桶中,加入少許石膏,密封20分鐘制成豆腐,加入鹵、油等配料即可食用。

聊城古達

聊城傳統名吃,據說因制作時發出啪嗒啪嗒的聲音而得名。創建於清代,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被收入《中國名吃》壹書。對,是壹種炒餡小吃,特別是沙珍瓜塔。餡料有很多種,有肉餡、蛋餡、肉蛋混合餡(又稱“風攪雪”)。制作時,根據季節變化,將方便面和泡面按不同比例調制,用調制好的餡料卷起來,兩頭壓實,卷成長方形,然後放入油鍋中炸制。食物酥脆可口,因其餡和面而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城鎮中心城區有檔口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49元,比2010年增長15.4%;人均生活費13847元,增長8.5%;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4.6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735元,增長21.3%;人均生活支出4553元,增長28.5%;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6.7平方米。

2011,聊城征繳社會保險基金45.58億元,比2010增長38.7%。聊城市參加企業養老保險37.36萬人,養老保險費654.38+0.603億元,養老金654.38+0.495438+0億元。機關事業單位參加養老保險的人數為654.38+0.28萬人,養老保險費為654.38+0.1.4億元;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82萬人,養老保險費收入6.5億元;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5438人+0.565438人+0.5萬人,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9.5億元,享受醫療保險待遇7.3億元。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8.4萬人,征繳失業保險費9900萬元,支付失業保險費4600萬元。濟遼關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是連接山東濟南、聊城、河北邯鄲的主要通道。它起於山東省濟南市黃河二橋,經山東省茌平縣、聊城市、冠縣,到達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

高星高速公路高唐至臨清段是山東省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穿魯冀晉三省的省際公路通道。

尚德高速公路是濟廣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山東全境,北起德州,南至魯豫交界。聊城民航機場也將於2015開工建設。

  • 上一篇:老人去世後手機號會註銷嗎?
  • 下一篇:自媒體的人知道怎麽增加賬號權重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