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蘇州的網師園是如何“搬進”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

蘇州的網師園是如何“搬進”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

蘇州網師園是壹座歷史悠久的園林,它雖然不如拙政園、留園等面積廣大,但是其景物的優美、建築的精致、聲名的遠播,卻比其他園林毫不遜色。尤其是園中有壹處獨立的小小院落,精致優雅,秀美明快,更“搬進”了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這是怎麽回事呢?

網師園始建於南宋淳熙元年(1174),是極少數保存至今的宋代園林之壹。

它的面積並不大,尚不及拙政園的六分之壹。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網師園以建築的精巧和格局的規整而知名。

園中有山有水,有亭有樓,雖然建築眾多,卻絲毫不顯得擁擠,假山、池塘都不算很大,卻壹點也不覺得局促。在有限的空間裏,網師園精心安排各種建築的位置,布局嚴謹而又富於變化,達到了小中見大、明暗相生的效果。清代有人稱它“有行回不盡之致”、“有雲水相忘之樂”,是江南小型園林的代表作品。

在網師園北側,有壹個三間小軒組成的壹個小小院落,構成了壹個園中園。

它是由網師園的明代主人修建的,作為書齋之用,叫做“殿春簃”。“殿春”的意思是春天的尾巴,“簃”的意思是高大房屋旁邊用竹子搭建的小屋。這個名字取自蘇軾詩中的“尚留芍藥殿春風”壹句。

在精致的網師園中,這個庭院更是將古典園林的精致和小巧體現到了極致。殿春簃占地不到壹畝,內容卻非常豐富。它北部是書房,南部是庭院,小小的空間內充分運用了明暗、虛實、映襯、對照等造園手法,園中廣植芭蕉、芍藥、翠竹,並堆疊形狀奇絕的假山,導入了清澈明秀的泉水,幾乎就是江南古典園林精華的濃縮。

總結:

讓殿春簃名揚天下、走向世界的,則是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對它的整體仿建。1978年,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為了將館藏的明代家具用最好的效果展示出來,接受了中國古建築專家陳從周教授的建議,在博物館二樓的玻璃天棚內,用壹比壹的比例仿建了整座殿春簃,命名為“明軒”。

建造明軒的所有材料、部件都在中國定制,高超的工藝質量達到了“值得博物館和美國政府自豪的標準”。明軒建成後,壹經開放便引起了轟動。殿春簃就這樣“搬進”了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被贊譽為“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壹件永恒展品”。

這件“展品”也成功地開創了中國古典園林走向世界的先河,引發了西方國家興建中國園林的風潮,證明了中國古典園林獨特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價值能夠跨越時間和國界,為現代人所接受。

  • 上一篇:自媒體怎麽寫標題自媒體爆文標題怎麽寫
  • 下一篇:七賢盆景之壹,鳳梨科盆景的養護不難,施肥正確,葉子自然黃!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