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營養1。食物含有糖、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等六種營養素。
2.糖、脂肪和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主要有機物質。並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3.人體需要含有鈣、磷、鐵、碘、鋅的無機鹽。
4.人體維生素缺乏引起的主要疾病:
缺乏維生素A:皮膚幹燥、夜盲癥(晚上看不清)、幹眼癥等。
維生素B1缺乏:神經炎、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缺乏維生素C:壞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維生素D:佝僂病、骨質疏松癥等。維生素D可以促進磷和鈣的吸收以及骨骼發育。
人體消化吸收食物的過程稱為消化。
1.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
2.消化道
(1)口腔,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包含牙齒、舌頭和唾液腺。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既沒有消化也沒有吸收。
(3)胃,消化道最腫脹的部分,具有暫時儲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質的功能。
(4)小腸——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的起始部分是十二指腸)
(5)大腸——暫存糞便,既不消化也不吸收。
(6)肛門
3.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澱粉酶能初步消化澱粉(
(2)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質。
(3)腸腺——分泌腸液,腸液中含有多種酶,能消化糖、蛋白質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多種酶,能消化糖、蛋白質和脂肪。
(5)肝臟——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人體內廢物的排泄1。排泄:排泄是指動物排泄各種外來物質(藥物等)的過程。)不能再利用的(尿素、尿酸、二氧化碳、氨等。),過量(水和無機鹽)並在代謝過程中進入人體。
2.排泄方式
(1)皮膚:水、無機鹽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排出體外。
(2)呼吸系統:以氣體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水。
(3)泌尿系統:水以尿液的形式排出。無機鹽、尿素
人類對生物圈的影響。人類破壞環境的行為:
森林砍伐、環境汙染、生物入侵等
2.人類保護環境的行為
植樹造林和建立自然保護區
3.酸雨對環境的危害
(1)酸雨會導致土壤酸化。
(2)酸雨還會誘發植物病蟲害,使農作物大幅度減產。
(3)酸雨可降低兒童的免疫功能,增加慢性咽炎和支氣管哮喘的發病率。
(4)酸雨可抑制部分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細菌和放線菌會受到酸雨的明顯抑制。
4.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的原因:二氧化碳排放。
眼球的結構和功能1。角膜:無色透明,透光。
2.鞏膜:白色堅韌,保護眼球內部(眼球白色部分)。
3.虹膜:色素(決定人眼的顏色,黑色、棕色、藍色等。),而中間的小洞就是瞳孔。
4.脈絡膜:有血管(為眼球提供營養)和色素細胞(遮光,在眼球內部形成“暗室”)。
5.瞳孔:光線進入的通道,大小可以調節。瞳孔在強光下縮小,在暗光下擴大。
6.視網膜:表面有大量感光細胞,能感受到光線的刺激,形成物體像。
7.鏡片:雙凸透鏡,曲率可調,折射光線,使眼睛能看到不同距離的物體。
8.睫狀體:調整晶狀體的曲率。
9.玻璃體:透明膠狀物質,支撐眼球壁,折射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