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嗎?蒙娜麗莎的微笑有時會讓妳覺得溫柔而醉人;有時似乎悲傷的內涵是悲傷;有時候略帶諷刺,雖然很美很感人,但是有點不可接近。自從幾百年前《蒙娜麗莎》問世以來,人們就壹直在她面前品鑒、揣測、爭論,神秘莫測,令人費解。
當然,討論蒙娜麗莎的微笑,與創作者的藝術思想和表達方式有關。這個問題的討論絕不像中世紀經院哲學家爭論針尖上能站多少個天使那麽無聊。學者們正在認真討論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秘原因。
有人從審美心理學的角度認為,不同的人或同壹個人,在不同的心境下觀看同壹件藝術品,往往會有不同的感受。人們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可以不斷在作品中找到新的意義。
壹些學者,如藝術史學家詹姆遜,從美學的角度指出,這種神秘的微笑是作者努力在壹個非常具體的人物身上塑造他理想化的典型美而造成的;試圖成為轉瞬即逝的表情,成為快樂的永恒象征。正是這種矛盾的結合,產生了驚人的客觀效果。
還有人從歷史學家的角度分析,說達芬奇筆下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展現了早期資產階級的活力,對資本主義的未來充滿希望。她是新興資產階級的真實寫照。
壹些畫家討論繪畫技巧,說達芬奇為這個坐在陽臺上的年輕女子設置了不同視角的背景。當人們的目光聚焦在左邊時,感覺前景下降,人物上升。相反,當人們把註意力集中在右邊時,就覺得前景上升,人物下降。畫像中人物的五官也處於不確定狀態。再加上作者畫的是反映人的微笑的嘴角,界限不清,使得畫中主人公的微笑相當可疑。
有研究人員從醫學角度研究了蒙娜麗莎的“生理狀況”,得出她患有內斜視的結論。這位現代主義畫家堅持認為蒙娜麗莎應該留胡子,於是他大筆壹揮,就在她的嘴上加了兩撇小胡子。讓人哭笑不得。
需要指出的是,不僅達芬奇筆下的《蒙娜麗莎的微笑》神秘莫測,而且關於畫中主角的身份和年齡以及真跡藏在何處也眾說紛紜,使得《蒙娜麗莎的微笑》越來越撲朔迷離,僅舉壹二:
根據意大利學者皮代裏特·蒂和前蘇聯教授奧茲吉的研究成果,《蒙娜麗莎》其實是“壹個妓女的畫像”!與以往相反,這是壹位女士的說法。這壹理論壹出,學術界壹片嘩然。
至於畫中人的年齡,也有研究者認為她不是過去“結論”所說的二十多歲的少女,而是已經“到了中年”——應該是三十七、四十歲以上了。
達芬奇的原作《蒙娜麗莎》藏於巴黎的盧浮宮。但數百年來,許多收藏家聲稱他們擁有多達60幅真正的蒙娜麗莎。更有趣的是,1984年,美國緬因州的伯特蘭藝術博物館收到了另壹幅畫作《沒有笑容的蒙娜麗莎》。通過運用現代技術手段,這幅畫確實是當年達芬奇所作,畫中所有的人物除了沒有微笑之外,都酷似蒙娜麗莎本人。畫家推測這幅沒有笑容的蒙娜麗莎可能是作者同時畫的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