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文獻中記載的名稱有大如腫瘤的膿腫稱為癰、腫、膿腫、惡瘡、瘤等。中國醫學史雜誌2001發表了陳綺明的<吉煒·包書>——壹篇對該病的考證,他認為今天的癌癥不是惡性腫瘤,而是無頭壞疽中的深部膿腫。
宋代(1264),福建人楊世英撰寫了直指附錄的《人齋論》,被認為是第壹部簡明描述癌癥特征的傳統醫學文獻:“癌癥患者上高下深,如洞穴”,並指出其“毒根深”,最終會導致昏迷。這與現代醫學中“癌”的特征和臨床表現相似。
古代人的飲食純天然無汙染,空氣清新,水質好。雖然他們短暫的生命與進化有關,但他們患癌癥的幾率很小。現代人生物鐘紊亂,生活在處處有毒的環境中,得癌癥的幾率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