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的絲綢產品由海陸兩路源源西進的時候,來自遙遠的西方的物品與信息,也不斷傳入中國。通過商業和外交活動,當時的中國人對遙遠西方的“大秦”(即羅馬帝國,尤指以亞歷山大港為中心的埃及)物產已相當熟悉。公元3世紀初出使扶南國的康泰,就稱羅馬為寶國。魚豢在《魏略》中,更對大秦物產津津樂道,分門別類加以論述。《魏略》所列舉的大秦物產,有金、銀、銅、鐵等金屬類;金縷繡、雜色綾、金塗布、火烷布等織品類;赤、白、黑、綠等10種流離(即琉璃);瑪瑙、符采玉、明月珠、夜光珠等寶石類;以及象牙、犀角、香料等特產,總計達65項。它們當中,絕大部分都遠涉重洋,輸出到中國,受到中國人的贊賞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