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造就了中國,民族傳統文化以其璀璨的光芒照亮了中華大地,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
但近年來,隨著“洋節”的來襲,當代青年只知道聖誕節和戀人,不知道端午節和清明節,連最傳統的春節都被冷落。有多少人註意到了清明節是哪壹天?有多少人還知道重陽節是“敬老節”?有多少人還知道端午節的起源?有多少人還知道中秋節的歷史起源?
尤其是擔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青年大學生們,妳們這些天之驕子們,在今天這個充滿洋味的外來文化中,妳們是否忘記了先輩們用生命和靈魂在壹個角落裏塑造的傳統文化?妳是否用壹顆睿智的心,看到了浮華表象背後的真相?妳有沒有用冷靜的頭腦去判斷和分析自己的價值取向?
迷茫,麻木。五千年的民族傳統文化在流血。
“洋節”是無辜的,中國人太無知了,無知得令人心碎。
洋節的流行是經濟發展中中西文化融合的產物,無可厚非。但在美國快餐文化面前,法國堅持了法語的崇高和純粹;在西方文化入侵期間,新加坡堅持儒家思想為主流。這些都告訴我們,壹個國家,壹個民族,不能拋棄現有的文化脊梁,嘴裏嚼著巧克力,不忘餃子的味道,才不會讓優秀的民族文化在本土消亡的同時向國外擴張!
中國的民族傳統文化是不可多得的瑰寶。中秋團圓溫暖了多少顆破碎的心?除夕夜的火焰驅散了多少舊愁?七夕鵲橋響起了多少戀人的聲音?中醫文化拯救了多少生命?我們怎麽能忍心拋棄如此寶貴的財富呢?
是誰冷落了春節?妳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