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國家漢學:主要是日本、韓國、越南。就日本文學而言,接受中國較早。它不僅借用了中國的語言符號,還刻意模仿了中國古典詩詞的內容和形式:臨摹藝人、傳承技法、仿題摘句。這種用中文創作的文學作品叫做中國文學,後來就有了用筆名創作的文學——和文學。所以日本的學術也深受中國傳統學術的影響。他們的漢學研究以編纂、註釋、訓詁、考證、梳理發展史為特色。
俄羅斯漢學:由於地理和歷史原因,壹方面面向西歐,間接獲取漢學信息,另壹方面註重發展自己的漢學研究。它視野開闊,兼顧東方和西方。十月革命後,用馬克思主義學術觀研究中國也是其特色。
西方漢學:西方漢學具有濃厚的西方學術色彩。與日韓漢學、俄蘇漢學相比,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1)中西文化屬於異質文化,西方對中國的接受有很多波折。漢學研究忠實地記錄或真實地反映了這壹過程;(2)西方學術不斷求變,有新的研究代之而起,也影響到漢學研究,比如寫中國文學通史、敦煌學、中亞交通史等。,早於國內同類研究;(3)西方漢學研究的方法論極其活躍,清晰地反映出西方理論運用於中國是否可行,如何正確操作,可以為國內研究提供借鑒。
國學和國學研究是兩個不同的學術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