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繡,蘇州刺繡品的總稱,是江蘇蘇州的傳統民間藝術。具有圖案精美、構思巧妙、刺繡細致、針法活潑、色彩淡雅、地方特色濃郁等特點。
蘇繡工藝具有“平、齊、細、密、諧、滑、勻”的特點。
“平”是指繡面平整;“齊”是指花紋邊緣整齊;“細”是針細,繡花線細;“密”是指線條排列緊密,不露縫線;“和”就是色彩合適;“光”是指顏色耀眼、明亮;“順”是指絲綢圓潤,自成壹體;“勻”就是線條細密均勻,疏密壹致。從類型上來說,蘇繡作品主要可以分為零剪、服飾、掛屏三大類,既有裝飾性又有實用性。其中,雙面繡的作品最為精美。
蘇繡作品的主要藝術特點是:山水可分遠近趣;亭子有著深邃的身軀;人物可以有生動的感情;花鳥可以顯示它們的優雅和親密。蘇繡的仿繡、人像繡的寫實藝術效果舉世聞名。
蘇繡的起源
蘇繡有2000多年的歷史,傳說來自鐘勇的孫女“女紅”,她是第壹個制作刺繡服裝的人。周人的兒子太伯和來到江南的蘇州建立吳國,當地人民有紋身的習俗。鐘勇成了吳國的君主,他想改掉這個壞習慣,於是他和長老們商量。
沒想到,他們的討論被正在縫衣服的孫女女紅聽到了。她邊縫邊聽,心不在焉。不經意間,她的手被針紮了壹下,壹小滴鮮紅的血立刻浸入材料中,漸漸暈成壹朵小花。於是刺繡受到啟發,把龍紋繡在衣服上,而不是紋身。為了紀念刺繡的發明者,人們還把紡紗、縫紉、刺繡等女性活動稱為“女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