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炒熟蓮藕
炒熟的蓮藕酥糯糯,風味獨特,也是蘇州人的時令食品。據介紹,在去清明節之前,人們從荷塘中采摘老化的蓮藕,去掉節和尖,兩端切下壹薄片,用糯米填滿,然後用牙簽將薄片蓋上,用釘子釘牢。將蓮藕放入鍋中,加入食用堿,蓋上壹些荷葉,蓋上鍋蓋,大火煮至蓮藕焦黃酥脆。冷卻後蘸紅糖糖漿吃。
2.吃綠色的球
綠色餃子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用壹種叫做“綠色”的野菜上色的。“綠”是淡綠色的芳香植物,包括艾草和鼠尾草。清明節前幾天,人們開始在山坡上和山脊旁尋找“綠色”。
3.吃蝸牛
蘇州民間有句諺語:“清明蝸牛,壹只鵝。”農民有清明吃螺螄的習慣。他們用清水浸泡蝸牛去除泥沙,洗凈,加蔥姜油,炸,煮,熏。如果用針挑出食物,就叫“挑青”。往屋頂扔蝸牛殼,滾動的聲音能嚇到老鼠,有利於清明節後養蠶。
清明節的文化內涵介紹: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祭祖節日,屬於壹個祭祖慎終的傳統文化節日。清明節體現了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表達了人們尊敬祖先、孝敬祖先的道德情懷。
清明節歷史悠久,起源於早期人類的祖先信仰和春季祭祀習俗。根據現代人類學和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是對天地的信仰和對祖先的信仰。
據考古發掘,在廣東英德清塘遺址發現了壹座距今壹萬年的墓葬,這是中國最早的墓葬,表明遠古先民在幾千年前就有了明確的埋葬行為和習俗意識。“掃墓祭祀”的習俗由來已久,清明“掃墓祭祀”是傳統春季習俗的綜合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