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營養不均衡,C、N、P比例失調,導致絮體顆粒小,不易沈降;
2、曝氣量過大,溶解氧上升,不易沈降;
3.絲狀菌膨脹;
4.汙泥絮凝;
5.水質不穩定,負荷過大或過小;
6、剩余汙泥。
針對以上幾點,可以做出以下相應的對策:
1,添加壹定的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使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有充分的營養吸收;
2.調節通風率。根據實際情況,活性汙泥法情況下在1.5-3之間,接觸氧化情況下在2-4之間;
3.對於絲狀菌的擴張沒有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適當調整曝氣量,然後加入壹些絮凝劑,增加汙泥排放量。如果實在不行,從頭調整;
4.找出汙泥絮凝的原因,看是否有細菌中毒或營養不足;
5、充分發揮調節池的作用,盡量使水質均勻,或添加營養物質調節或少量加水;
6.加速汙泥排放。
擴展數據:
活性汙泥中的復合微生物和廢水中的有機營養物形成了壹個復雜的食物鏈。異養細菌和腐生真菌最先承擔凈化任務,細菌尤其是球形細菌起著最關鍵的作用。
運行良好的活性汙泥是由絲狀菌和球形菌組成的細菌膠束。隨著活性汙泥的正常運行,細菌繁殖並開始生長原生動物,原生動物是細菌的初級捕食者。
百度百科-活性汙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