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地區,無論是開館儀式、工程竣工還是喜慶節日,總能看到壹派溫馨景象——在舞獅者的帶領下,壹個或幾個威武雄壯的醒獅者昂首闊步、低頭縮頸、搖頭擺尾、抓頭洗耳、舔毛舔腳、吃槍吞煙,或圍觀者興高采烈、拍手叫好。這就是潮汕舞獅,這是壹種充滿民族色彩的舞蹈形式,也是壹種大眾娛樂節目。
舞獅始於漢代以後。中國沒有生產獅子。後漢書記載漢高祖張進貢獅子時,稱之為“妯娌”。此後,人們把英勇威武的獅子視為吉祥和勇氣的象征,並模仿獅子的形象和動作,逐漸形成了舞獅運動。起初盛行於宮廷,後逐漸發展到民間,成為節日和社戲中的主要娛樂節日。據史料記載,在唐玄宗時,有壹種表現武士打獅的大型“五面舞獅”,被列入八大藝妓之壹。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西涼》中寫過這樣壹首詩:“西涼,西涼,蒙面胡人與假獅,雕木為頭尾,鍍金眼銀牙,興奮毛衫耳,似從流沙中來萬裏……”把當時盛行的舞獅的形象和舞蹈動作描寫得細膩、幽默、生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不斷的變化,舞獅逐漸形成了許多流派,主要有北派和南派。北方舞獅(又稱北獅)形式的壹兩個表演者全身披著獅子,穿著與獅子同色的褲子,腳上穿著花皮靴。獅頭扮演武士並手持繡球,在北京鼓和北京鑼的打擊樂中表演。而南獅形式(又稱南獅,是潮汕常見的舞獅)沒有全身遮蓋。舞獅時壹人舞獅頭壹人舞獅尾,頭尾配合默契。
常見的南獅分為獅人、獅被、獅尾、獅頭。外殼用竹子編織粘貼紗紙,繪有五彩圖案,額頭掛有四個繡球,眼睛掛有玻璃珠,更顯威猛。獅子被是壹塊染有花紋的布,布的邊緣布滿珠子。獅子足以把竹框糊成壹張臉,畫出類似人頭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