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家富強、人民平安,人們紮上燈籠,用閃爍的燈光象征“彩龍吉祥、民富國強”,打燈籠的習俗從此廣為流傳。
剪紙燈籠
剪紙是中國最受歡迎的民間藝術之壹,尤其是在東北,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要貼剪紙。如今剪紙更多用於裝飾,廣東人不妨借用壹下。剪紙可以用來裝飾墻壁、門窗、房屋柱子、鏡子等。,也可以用來裝飾燈籠。剪燈籠的剪紙壹般有兩種方式:剪刀和刀剪。
剪刀就是剪刀。剪完後,將幾張剪紙(壹般不超過8張)粘貼在壹起,最後用鋒利的剪刀加工出圖案。刀剪先把紙折成幾折,放在柔軟的灰燼和動物脂肪混合物上,然後用刀慢慢雕刻。剪紙藝人壹般都是豎著拿刀,按照壹定的模型把紙加工成想要的圖案。與剪刀相比,刀剪的壹個優點是可以壹次性加工成多種剪紙圖案。?
元宵節常見的剪紙燈籠有三種:壹種以圖案為主。比如剪下五粒蜜蜂,放上燈籠,表示“五谷豐登(燈)”;在裝飾燈上剪喜鵲梅花,稱為“喜鵲登梅”;剪五個娃娃就是“五個孩子去燈光部”。另壹個主要是寫。這和前面提到的燈籠上的書法中的人物是壹致的。然後就是圖案和文字的融合,圖案的形象思維和文字的理性思維相結合,自然會成為元宵之家壹道獨特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