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1.這種動物是中國制造的嗎?
2.有句話叫“獅虎不相逢”,所以好像沒有獅子。那麽獅子這種動物是什麽時候引入中國的呢?
3.中國有節日舞獅的傳統,壹些大房子也有在門口放兩只石獅子的傳統。這些傳統是什麽時候開始的?
4.為什麽壹個外來物種會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分析:
獅子在史前時期確實存在於中國,但它們在中華文明之前就消失了。因此,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獅子形象應該是舶來品,但它們從何而來?最有可能的是,它來自印度。印度是中國的鄰國。佛教興起於印度,西漢末年傳入中國。獅子的梵文叫Sinhabi,意思是所有的僧侶。獅子作為釋迦牟尼的象征性動物,在佛經《涅槃》和《大智慧論》中都有描述。大家都知道唐僧(玄奘)取經西天(印度)經歷了坎坷。其實在唐僧(玄奘)之前就已經有很多人去過印度了,印度的很多梵天和尚也來到了中國,通過佛教的傳播,把印度的風景、文化、藝術帶到了中國。正如魯迅所說:“自魏晉以來,天竺的故事逐漸被翻譯和演繹,在民間流傳,士子們喜歡它的獨特之處,於是有意無意地加以利用,然後就國有了。”獅子產於印度,印度的宗教離不開動物。獅子的威懾力早已被佛教所重視,所謂被佛教接受為騎。這些動物融入了中國的宗教、文化和民俗,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