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中國現當代文學中,斷代和傳承的問題壹直是壹個很煩人的問題,因為我們的分段總是按照政治時區來劃分的,誰也不能說49年後壹下子就是當代文學了。然而,即使在十幾年的時間裏,那種北京派的人道主義關懷也已經消失,成為兩大陣營對立的典範。到了80年代,突然從鬥爭主題進入了傷痕和反思。
同樣,這種情況也出現在現代文學中。在我看來,破與立的矛盾統壹在魯迅身上最為明顯。他無法擺脫傳統的影響,比如語言,包括他所描述的歷史背景和環境。他是現實主義的,要反映生活,所以壹定要反映傳統,這也體現在內容上。但另壹方面,塔索的技術是新的,他的主題也是新的。再比如沈從文,他的“意境”和詩化也屬於文化傳播的範疇,但另壹方面,他的小說也進行了大量的文體實驗。對胡風,這個,我真的不知道他有什麽文學作品,除了《時間開始》這本書,我真的不太了解,也沒看過。巴金,我壹直不喜歡。激情是綽綽有余的,但筆是不夠的。
其實我覺得可以看看洪子誠的問題和方法。雖然是當代文學,但對文學的斷代和傳承有很深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