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民族生死存亡,象征國防和民族團結的長城自然被提升為整個中華民族的象征,喚起了全民族的抗戰意識。1933長城抗日戰爭震驚中外,翻開了抗日戰爭史上的第壹個英雄篇章。“誓與長城同生共死”成了抗日軍人不變的誓言。
文化意義
自長城出現以來的兩千多年裏,南北文化交流從未間斷。戰國時期,趙武靈王修建了趙長城,號召國人學習“胡夫騎射”,進行南北文化交流。
秦漢時期,長城南北文化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對話與交流。長城沿線發現的秦權和詔令,內蒙古和林格爾的漢墓壁畫,可汗和瓦當,以及眾所周知的昭君墓,都見證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在長城地區的文化帶上,有許多名勝古跡,如敦煌、雲岡石窟、麥積山和萬佛堂石窟、壁畫和雕塑。元代居庸關的雲臺,金代的盧溝橋,晉中、元大都的遺址和出土文物,都體現了文化交流的特點,也記錄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文化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