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準備三根彩色編織繩。
2.對齊兩個頭,打壹個結。
3.把另壹個放上去。
4.把右邊的紅繩繞在白色的繩子上,穿過黃色的繩子。
5.把黃色的壓在白色的上面,穿過紅色的圓圈。
6.把紅色的繩子繞在白色的繩子上,穿過黃色的繩子。
7.把黃色的壓在白色的上面,穿過紅色的圓圈。
8.重復以上步驟進行編織。
9.編輯成適合自己的長度。
10,編端午花繩。
擴展知識: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壹,在農歷五月初五。相傳,端午節始於中國春秋時期,是紀念古代民族英雄屈原的節日。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臣、文學家,他致力於改革楚國的政治和社會制度,但後來由於其他官員的排擠和流言蜚語,被貶到楚國的偏僻之地。屈原得知外敵入侵楚國,認為自己的改革主張被人遺忘,只好投汨羅江自盡,以表達對民族和國家的忠誠和熱愛。
傳說,人們在聽到屈原去世的消息後,紛紛劃船尋找,紛紛取出粽子、魚餌餅等食物投入江中,以充饑鬼,既緬懷了屈原,又形成了壹系列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如撐舟賽龍舟、吃粽子、紮五色線、飲雄黃酒、掛艾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