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原材料彩紙、彩筆、膠水剪刀
1.制作宗野。剪出壹張大的白色圓形紙片,再剪出壹片小小的粽子葉,用藍色筆畫出葉脈(如圖)。
2.粘葉子。按照前面的步驟,再剪下壹片粽子葉,然後將兩片葉子粘在圓紙上(如圖)。
3.包粽子。用白紙剪出粽子的形狀,畫出表情,然後用準備好的粽子葉包好,用膠水固定(如圖)。
4.糊粽子。按照第三步的方法做第二個粽子,然後把這兩個粽子粘在原來的粽子葉上(如圖)。
5.貼“端午”二字。最後剪下“端午”二字貼在兩個粽子的正上方,再為粽子抽熱風。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和習俗。
在屈原第壹次投河自盡後,每年的5月5日,也就是屈原的紀念日,人們都會往河裏扔米來紀念屈原。壹天晚上,有人夢見屈原面黃肌瘦,趕緊上前詢問。原來,人們扔進河裏的米被魚、龜、蝦、蟹吃了。屈原沒有食物充饑,所以日漸消瘦。
他琢磨著怎麽防止魚、龜、蝦、蟹吃米飯。屈原告訴他,如果把大米用竹葉包起來做成尖玉米(也就是粽子),魚、龜、蝦、蟹都會以為是菱角,不敢再吃了。當這個人醒來時,他把這個夢告訴了他的鄰居。
在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按照屈原在夢裏說的做了。不久,屈原給了這個人壹個夢來感謝人們給了他粽子。後來,人們就這樣做了,逐漸形成了包餃子的習慣。“五月有午後陽光,餃子油條泡雄黃。”在端午節期間,人們不僅吃粽子,還吃油炸食品。油條、油條、麻葉等。都是人們經常做的油炸食品。在眾多油炸食品中,糖糕、菜角是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節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