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絨花,又稱“官花”、“喜花”,是用絲綢染色,用銅絲勾形而成。工藝精湛,唐代入朝,是中國豐厚文化的代表。
唐朝是貢品,明末清初流入民間,主要在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國際婚禮時佩戴絨花。2006年,南京絨花被列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0年在南京舉行的第二屆世界民間藝術國際組織青年大會上,南京絨花榮獲組委會榮譽獎和世界青年眼中最美的中國工藝品。
?絨花的藝術價值
南京絨花是中國的傳統工藝之壹,所以也蘊含著華夏文明對對稱和重復的獨特偏好,無論是配飾還是裝飾用品上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印記。
?絨花的文化意義
人的生活離不開絨花,即使是窮人過年也會喜歡戴絨花。
老南京人愛借用諧音文化的雙關與藝術造詣相結合的手法,對生活寄予美好的期望。諧音雙關,表達吉祥之意,這些寓意榮華富貴吉祥的小絨花,插在窗簾的內沿,有的整齊地擺放在梳妝盒的抽屜裏。隨著季節的變換,她們佩戴著不同風格的絨花,讓平淡的日子變得多姿多彩。
這些也印證了傳統中國人喜歡求獎的文化取向,同時也讓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通過絨花的形式得以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