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是中國的國粹,但目前大多數普通人,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不喜歡它。京劇早在清朝就被外國人發現了,但至今對現代戲曲影響不大。說明作為壹門舞臺藝術,京劇本身並沒有其他舞臺表演的優勢。
在小馬丁·路德·金之前,非裔美國人的藝術壹直受到系統性的歧視和壓迫,但非裔美國人的藝術和爵士樂hiphop非常受歡迎,其影響並不僅限於美國。中國那麽多人,沒有字幕大部分人都看不懂京劇的內容,更別說外國人了。外國人很難真正熱愛京劇。如果京劇和其他表演藝術壹樣有號召力,為什麽它在世界上沒有足夠的影響力,連中國的年輕人都不喜歡?
最重要的是京劇無法融入現代人的生活,無法形成代入感。那些傳統的劇目、角色、唱腔,沒有壹個能讓壹個現代的觀眾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形成代入感,但是註意,在創作的時候,也就是清末的時候,是完全符合當時的語境和心態的。比如著名的《蘇三切》就發生在明代的山西,但這部劇中的唱腔卻是徹頭徹尾的老北京片,其中所反映的社會結構甚至官職都是在清代設置的。
這也是為什麽當時京劇幾乎成了壹種大眾文化,從王公大臣到小卒農夫,都會哼上幾句,會“看著看著就流淚”或者“看著就臉紅”。
現在即使是資深粉絲,也大多沈迷於技法,很少有人能在作品本身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角色。
所以,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中國,京劇都很難引起大多數人的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