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記憶中,端午節前後,我母親的家鄉,江南水鄉水陽,總會舉行壹項傳統活動,那就是舞龍。
舞龍是鎮上各村自發組織的。除了電視上常見的滾龍,還有特別的板凳龍和燈籠龍。前者由農村家庭中的長木凳用木銷連接而成,在舞龍者靈巧的手中拆裝速度極快;燈籠龍就像在唱戲。舞龍的人臉上畫著三國誌的臉譜,壹手拿著彩紙綁著的十八般兵器,壹手提著腰鼓燈籠,排成縱隊行進。
鎮上的成年人非常尊重舞龍,他們認為舞龍是好運的象征。舞龍隊壹來,做生意的人就不計成本地放鞭炮,有的甚至在門口擺香案,讓舞龍的人在家裏繞道,龍頭就在正廳三點。這時,主人的臉上會綻放出幸福滿足的笑容,並親手送上壹個大大的紅包。孩子們對舞龍太好奇了。他們早早豎起了耳朵,鞭炮壹響,他們就像兔子壹樣從屋子裏蹦出來,追著舞龍隊滿大街跑,像壹群快樂的精靈壹樣笑著跳著,當然我也是其中之壹。
隨著農村城市化的推進,舞龍隊伍越來越少,但這段快樂的童年經歷就像壹幅畫卷,將永遠銘刻在我的記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