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紙,源於苗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手工造紙方法生產的壹種紙,距今已有14500年的歷史。其制作方法采用最原始的家庭手工作坊,代代相傳。就這樣,這項技藝頑強地生長在山區的角落裏,像壹個珍貴的活化石,承載著古老文化的濃郁氣息。
用造紙的方法,把草和花撒在紙漿裏,用簡單的工具從壹池花粥裏撈出來,就可以做出精致的、不同的花紙。花和紙合二為壹,帶著香味,描繪出壹幅別樣的畫。花紙既有古代造紙的智慧,又融合了花草之間的自然之美。
花紙的起源
苗族先民曾經是楚國的主要居民,居住在中原地區,後來長期遷居雲貴地區。他們借鑒了當時漢族人的造紙技術,利用雲貴當地的資源:構樹皮、杉木根、清澈的河水為原料,建造了原始的造紙作坊。傳說這種古老的造紙技術起源於蔡倫。因此,造紙車間的人們每年都會在吉日舉行盛大的活動,祭祀造紙術的鼻祖蔡倫。
苗族古代造紙作坊生產白紙和彩紙兩種,其生產工藝與漢代宋《天工》中記載的圖基本壹致。這是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專家得出的結論。據認為,其形式和結構,如鈸,鈸,水車和曲軸,是完全相同的天宮吳凱的鈸。
古代的成品紙有兩種:白紙和彩紙。其中,彩紙可分為六大系列:雲龍紙、皺紋紙、凹凸紙、展平紙、花紙、麻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