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華貿
華茂的前身是“成毅燒坊”。清同治元年(1862),貴州大鹽商華聯惠因母愛喝茅臺鎮產的酒,在貴州茅臺鎮創立。後來,他的兒子華誌宏將成毅燒坊生產的酒標註為“華茂”。為了提高葡萄酒質量的宣傳,華貿葡萄酒通過他自己的文同書店銷往各個地區,如成、渝、昆。後來1915年,成毅少坊和榮和少坊的酒以茅臺釀酒公司的名義參加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並獲得金獎,名揚天下。但1951收購成毅少坊後,華茅酒被貴州茅臺取代。近年來,茅臺集團推出“華茂”品牌,精心經營,其品質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第二,貓王
貓王的前身是“榮和焚屋”。光緒五年(1879),貴州仁懷縣大地主王戎、孫全泰與天河鹽業公司老板合夥開辦“榮和燒坊”,生產白酒。後因股東孫全泰退出,更名為“榮和燒坊”。1936年,只有王戎的後代王澤生是榮和少坊的股東,所以後者少坊生產的酒被稱為“貓王酒”。
第三,賴茅
賴茅的前身是恒興酒廠。1929年,貴陽商人周炳恒在茅臺鎮開了恒昌燒坊。後因生產停滯,與商人於1938合作擴大生產規模,後為賴私人所有。1941年更名為“恒興少坊”,其酒俗稱“賴茅”。生產的“賴茅”酒通過他的公司銷往全國。從65438到0947,“恒興酒廠”以質取勝,生意興隆,是茅臺鎮較大的酒廠。但1953收購了“恒興酒廠”,賴茅商標歸茅臺集團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