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敖包:它原本是道路和邊界的標誌,起到指路、辨別方向和行政區劃的作用。祭拜敖包的時間多在水草豐美、牛羊肥美的六、七、八月。祭祀時,敖包插上樹枝,樹枝上掛著彩布或紙旗,旗上寫著經文。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2)血祭:就是把自己餵養的牛、馬、羊宰殺,祭祀在敖包面前。這種祭祀由來已久,現在其他地方也有。相傳,在遊牧時代,蒙古牧民把牛、馬、羊等供自己生存的牲畜視為天地恩賜。所以在祭拜天地之神時,不得不宰殺牲畜作為回報。
(3)酒祭:是在“敖包”前壹滴壹滴地灑上鮮奶和奶油,祈求平安幸福。這種祭祀神靈的習俗由來已久,在蒙古秘史中被稱為“倒酒禮”,至今在壹些地方仍能看到。據說意思是上帝不僅要吃肉,還要喝酒和奶。
(4)火祭:在敖包前焚燒大量幹樹枝或大量牛、馬、羊糞。祭祀儀式時,各家各戶都走近火堆,念著姓氏,獻上祭品,把布胡勒摩訶的整只羊肉扔進火裏燒,越燒越旺。蒙古人相信火是最幹凈的,它能驅除壹切邪惡。
(5)玉器祭祀:古代玉器價格昂貴,往往是祭祀神靈的。過去蒙古族祭祀敖包時,也有這樣的祭祀儀式。現在沒有人用玉來祭奠敖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