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招募更多的士兵,古羅馬的暴君禁止婚禮。壹個叫瓦倫丁的牧師無視禁令,偷偷給人主持婚禮。結果他被關進監獄,最後被處決。他的死亡日期是2004年2月65日。為了紀念瓦倫丁的勇敢精神,人們將每年的2月14日定為瓦倫丁紀念日。所以,就成了後來的“情人節”。
擴展數據:
公元270年——羅馬聖人瓦倫丁被處死,這壹天被後人定為“情人節”。情人節又稱情人節,是歐美、大洋洲壹些國家的全國性節日。這個節日有很多來源,但常見的是羅馬聖人瓦倫丁被處死,後來被定為情人節。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經歷了全面危機,經濟蕭條,統治階級腐敗,社會動蕩,人民紛紛造反。為了維護其統治,貴族殘酷地鎮壓人民和基督徒。
當時,壹個基督徒瓦倫丁被捕入獄。在獄中,他的誠實給典獄長的女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彼此相愛,由典獄長的女兒照顧。統治階級下令處死他。行刑前,他給典獄長的女兒寫了壹封長長的遺書,表示自己是無辜的。說明他光明磊落,對典獄長的女兒感情深厚。
公元270年2月14日,被處死。後來,為了紀念瓦倫丁為了正義和純潔的愛情而做出的犧牲,基督教徒將行刑日定為“聖瓦倫丁節”,後人又將其改為“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