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道家的人性真樸論:老子的“見樸抱真”,莊子的“為之偽,謂之失。”
3.墨子的人性自利、自愛論。
4.孟子的性善論:“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5.告子的性無善無不善論:人性如同“湍水”,“決之東則東,決之西則西。”
6.法家:人性逐利論,韓非:“輿人成輿,則欲人之富貴;匠人成棺,則欲人之夭死也。非輿人仁而匠人賊也。人不貴則輿不售,人不死則棺不賣。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臣盡死力以與君市,君垂爵祿以與臣市。”
7.荀子性惡論:“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8.“性三品”說:董仲舒將人性喻為“禾”,認為:“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為善也。”他還論證人性有“善質”,並確定了具有“善質”者的範圍。他認為所謂“人性”不過是針對壹般人,即“中民”而言的,並不包括大善大惡之人:“聖人之性不可名性,鬥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東漢王充總結道:“孟軻言人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孫卿言人性惡者,中人以下者也,楊雄言人性善惡混者,中人也。”在此基礎上,唐代韓愈提出了系統的“性三品”、“情三品”之說:“性之品上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下焉者惡焉而已矣。”